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又到一年初夏时,老家的山坡上正迎来了一场肆意绽放的风采,它们就是一种名为山棯的野果树。这些肆意绽放的花朵,每一枝、每一簇都显得那么娇艳,在骄阳烈日下争奇斗艳,招蜂引蝶,仿佛为夏日的乡村增添一份独特而浪漫的粉红色邂逅。
站在山坡上远眺,只见连绵的几个山头都被这粉红色的花海所覆盖。山棯树的花朵呈现出粉白嫩红的色彩,肆意地聚拢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片美丽的花团。这些花朵与桃花颇为相似,都有着点点黄蕊,纤细而美丽,但相较于桃花的妖娆,山棯花却多了一份质朴与清新。虽然它不如桃花那般娇艳,但漫山遍野的粉红色,也足以让人看了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是老家山间一抹亮丽的风景线。
山棯,这种野果,学名又称为桃金娘。它多生长在两广地区的丘陵坡地上,树枝低矮,跟人身高差不多,结果时采摘起来也十分方便。每年的五月初至六月,正是山棯花盛开的季节,到了八九月份,这些果实便成熟了,就可以采摘品尝了。
老家当地一直留传着一首民谣:“七月半,棯棯乌一半;八月中秋,棯子乌丢丢;九月九,棯棯摘在手;十月十,棯子没得食。”智慧的劳动人民总会随季节与大自然和谐共舞,随着季节的更迭,享受着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忆起山棯果,那真是万般滋味在心头。作为80年代出生的我们,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野果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童年的记忆。而山棯果,更是那段时光中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年少时,农村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零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奢侈。而采摘野果,便成为了孩童解馋的最佳选择。山棯果,以其果期长与采摘优势,成为了童年的重要记忆。
相比其他野果,山棯果的采摘显得格外容易。它生长的地方低矮,采摘起来非常方便,也是充饥解馋的最佳食物。
忆起每年夏天放学后,同学们都会成群结队地背上背篓,迫不及待地往山上赶。大家争先恐后争抢最佳时机,采摘到最好的果子。同学们早已熟知山上的每一个角落,知道哪里的山棯果又多又大,哪里的果子最甜。
经验丰富的同学,上山就往池塘边上钻。一般长在山上的池塘边上,灌木林密集的地方,棯子又大又饱满,成熟的棯子一碰就会掉落,那乌黑乌黑的个头,极具诱惑。一口咬下去,清甜多汁,那酱紫色的汁水会从嘴角四处外溢,甜蜜从心迸发。
山棯果虽好吃,可也不能贪吃。要是哪个小伙伴贪吃了,第二天那可遭罪了,果子里面有无数细核,吃多了难以消化,就会引发便秘。
可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处不在的。要是山棯子采摘多了,吃不完,那么用来泡酒就是最佳的选择。山棯子富含丰富的花青素,用来做成稔子酒,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等,可以美容养颜,是女士的知音。
岁月辗转,不变的是对故乡的那份思念。对故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永怀不可忘却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