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47:不要把成败与先天的能力联系起来,而应把成功与努力联系起来,要相信,只要努力,任何事都可以做好。很明显,父母和老师在子女、学生智力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承担着极大的责任---无论何时做改变都不算晚。分享一下你的生活中或者孩子的教育中和这一理念的思考。
今天的这个日课,让我想起了成长性思维,当初刚刚接触这个概念的时候,“惊为天人”,脑洞大开,觉得自己的认知一下子像突围的士兵,打开了一个口子。
我总是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遇到困难,我能坚持 我能从错误中学习 我能去学任何我想学的东西
别人的成功能给我带来启发 我觉得努力和态度非常重要 我喜欢挑战自我 ...
多么好的积极的思维状态!这也就是我们成人世界的 “心态决定命运”:面对同样一个问题A,每个人看待的视角不同,采取的行动不同B,获得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C (情绪ABC理论的原理)。不断成长的思维模式,还可以培养Grit品质: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他们会更在意自己从一件事中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而不仅仅是能够通过考试。
而在整个积极的思维培养的过程中,父母或者老师在教育方式的微妙差异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思维方式限制了自己和孩子的发展(所以父母要不停地学习,终身学习)。
我自己的亲身的例子,就是妞妞的练钢琴。面对考级,孩子的压力和枯燥是在所难免的,我理解她,但是又不能轻言放弃。经历了数次的天翻地覆和啰嗦的说教后,我自己总结了几点:
1. 孩子在这段时间,需要母亲的陪伴,让孩子知道,她不用一直那么坚强,她的情绪是正常的,妈妈无底线的在这件事情上支持她,妈妈和她要组成一个钢琴碉堡攻克小组,妈妈是她的后盾和好帮手。
2.重过程,轻结果: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只用成功和失败这两种结果,如果孩子心中只有“我通不过考级,我就是loser” 或者说“我这次弹得不好,我就是犯错了,我要放弃”,那她太容易偏激了。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很多的灰色地带,暂时没有弹好,就想 “犯错可以让我变得更好” 或者说 “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看到别人弹得好,不是想“她肯定有天赋,我不可能像她一样聪明”, 而是想“她是怎么做到的?我也要试试看”......给自己一个开放,成长的理由,自己也轻松点。
3.改变语言,改变思维:明白了,还要大声说出来。讲了第2条后,孩子好像明白了一些,昨晚从老师那里回琴出来,孩子又有些压力,说“时间这么短,我肯定来不及了”,我反问她“应该怎么说会更好呢?” 以前,她明白我的意思,但是会选择沉默,那天她说“嗯,我最好说,时间紧,练琴时效率要提高了!” 我们开心的大笑,虽然已经是周五晚上9点多了,我们还是去附近的麦当劳买了一份麦乐鸡,进行了我所谓的“正强化”! 哈哈!
4.树立长远目标+刻意练习:有长远目标的人,心胸就比较开阔,不会被半路上的磕磕绊绊阻碍。我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帮助孩子找到练琴的成就感和乐趣,保证她的热爱,让她能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这也需要我们阅读心灵地图里讲到的“刻意练习”, “有兴趣 不等于有趣的练习” “有趣的练习=刻意练习+满足+更加可以的练习”,所以这就需要我要无比的坚定,定时定点练习,还要不停地反思,哪里做得好了,经验形成流程,哪里做得不好了,教训形成制度!而作为妈妈,关键不是说教,而是在于及时地给孩子反馈,在好处出现时,能够及时地帮助孩子感受到。这才是重点。
学习无处不在,孩子就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使我们变得更加通达和智慧。准备再翻出《看见成长的自己》这本书,好好学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