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能想起《盗梦空间》的情节吗?日本一个富可敌国的富商,在商业竞争中遇到了无法逾越的对手,一位美国富豪毕其一生构建起的商业帝国,他临死前把帝国交给自己唯一的儿子。这位日本富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用来摧毁对手的帝国。他找到了小李子扮演的主人翁Cobb,Cobb的团队拥有一项绝技,就是他们可以潜伏到目标人物的梦境中,通过梦境重构,将一个潜意识消无声息的植入到目标人物的大脑之中。
这项绝技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种识”。后来电影的故事情节是Cobb团队通过构建四层梦境,成功的将“我要亲手摧毁父亲的商业帝国”这个潜意识植入到了目标继承人的脑中,但是由于梦境层数太多,Cobb和他的队友也深陷在时间涡流中无法自拔,以至于最终很难区分自己面对的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这部电影用故事阐述了很多有着深刻哲理的东西,“种识”就是其中之一。“种识”这项技术是帝王家的绝技,就是利用人性,借助各种途径,潜移默化的控制人的思想,让老百姓神不知鬼不觉的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去思考、去办事,自己却浑然不知。所以“种识”是一种统治术,这种统治术在商业上也有应用,最典型的就是“品牌种识”。
我在之前写的《从可口可乐新口味尝试的失败案例看品牌的价值》一文中,告诉过大家,品牌实际上就是一种符号,这个符号的价值就是让你的品牌在同品类中脱颖而出、与众不同,让你的目标客户在要购买的时候,想起你、相信你、并且最终选择你。有人会问,啥是品类啊,比如我们家里用的轿车就是一个品类,它是一个大类,说出你所属的品类就相当于你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是干什么的”。乔老爷在第一代iphone的发布会上,反反复复强调,“a phone”,这是一部手机,他首先说iphone是一部手机,其次才说这部手机与众不同,它可以听音乐、上网、而且全屏触摸,没有键盘。
注意!这里是重点哦,先说自己是什么,属于哪个品类,这样人们对这个品类的认知是有一个常识做基础的,你要符合人们已有的常识,比如说起手机,大家首先想到的它是一个打电话的东西。其次,再讲自己在这个品类中与别人不同,这个不同有啥吸引力,通过对比勾起别人关注和购买的动机。所以,品牌是让你在同品类中与众不同,目的是让目标客户记住你,在想买的时候想起你,选择你。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如果有一天,我即将离去,请把我送往这里》,我们分析了一个需求产生的过程,它有三个条件,一是创造一种落差,让他感觉有缺乏感,从而产生动机。二是立刻给他一个目标物去匹配和满足他的欲望。三是这个目标物要能符合他的认知能力,同时买得起。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一个需求也就产生了。光有需求的产生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不仅让你在想要的时候想起它,选择它并购买它。还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反复想起,牵肠挂肚,反复购买,终身购买。而要想做到这种境界,就需要品牌种识了。
品牌种识说到底就是在目标客户的脑子里种下一个认知,这个认知就是品牌知识。它有两部分构成,一实一虚,实的部分叫做品牌认知,换句话讲就是你究竟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侧重功能性和实用性。虚的方面叫做品牌形象,就是你能让我联想到什么,侧重体验和感受。这个一实一虚的结构和人类大脑中记忆体的结构一模一样。
人类的大脑记忆东西,就是这么个结构,先是对事物的功能性有一个基础的认知,这个叫做基点,然后由此开始联想发散,向外围辐射关联,关联出去的各种形象和信息叫做链接。所以记忆是由基点和围绕基点展开的链接构成的。那么品牌在人脑子里的结构也是这样,品牌认知就是基点,品牌形象就是链接,由品牌认知和围绕它展开的品牌形象结合起来就是品牌知识,这个品牌知识根植在目标客户的脑子里,一旦遇到购买场景时,就会被激活,让客户想起品牌,产生决策偏好,最终掏钱购买。这个过程也许很短暂,瞬间就可以完成。但是要想把品牌知识植入到目标用户的脑子里,这个可是个技术活,需要一次又一次精心策划的品牌活动,一遍一遍地给用户洗脑和体验才能够逐渐起到效果。
好了,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品牌种识的过程:首先,你得有个品牌定位,来确定你和别人怎么与众不同。其次,你需要选择品牌要素去构建你的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这个就是你要往目标客户脑子里植入的品牌知识,所以至关重要。再次,你要开动脑筋,将规划好的品牌知识注入到一个又一个品牌活动中,这个就像是我们看美国大片里的软广或者硬广植入,既要点到为止、恰如其分,又不能太简单粗暴、过于功利。
久而久之,客户用了你的产品解决了他的核心痛点、核心需求,同时也体验到了你产品的良好感受,久而久之,一个品牌知识就在他的脑子里扎根了,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叫做品牌化,经过多年的品牌化运作,目标用户成为了品牌的粉丝或者长期用户,这就积累了品牌资产。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品牌说到底是一个投资行为,是投资就要有投资回报,良好的品牌,它的投资回报是巨大的。其实,做企业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投资活动,想了解这部分内容,请搬好小板凳,下次我们继续深入的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