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老院 · 第二章· 第一节 九三建楼

第二章 老院深深

第一节 九三建楼

本是怀着忐忑的心情不敢睡觉,可是实在是太困,倒床不一会就睡着了。

这天应该是明月当空,如水的月光修饰着世人的梦,当然也包括我了。

这也许处于春季,因为我就在家上了一年小学和一年学前班。学前班是在花板桥上的,教的人是尹奶奶,我也住她家,与老院子没有啥关系,暂且就不去说它。

这是记忆中2003年发生的事,因为时间久远,很多细节已不可知,有的记忆已经模糊,有的明显是错的,所以加以修改,加上想象,当成故事来诉说,作为小说来创作。

1992年随着日子渐渐好起来,老院子逐渐把分家提上议程。

这次分家,三爷爷提出放弃所有财产继承权,只保留祖屋的居住权。其他各房也就不在考虑抓阄分房之事,开始把目光投向其他财产上。

爷爷位居第八,属于小兄弟,而且向来大方,这次运气不错,抓到了祖屋旁边的小房子。虽然有人眼红,却也没有说什么,但因为爷爷这次抓阄谦让,最后抓,坏了按年龄大小来抓的规定,所以最小的幺爷爷有点不舒服。他认为然后爷爷先抓,说不定那除祖屋以外唯一的房产,就归他了。

也正因为这,才在老人们最后的岁月里,爆发了出来,多年的兄弟反目成仇。紧张了邻里关系,也生疏了后人。

爷爷在众兄弟的闲言碎语中,搬离了大院,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建楼行动。当时爷爷也生着一股气,他就是要让众兄弟看看,自己一家人也可以建一座楼出来,成为村里第一个住上楼房的人家。

爷爷是退伍军人,在大队干了一辈子会计,加上经常出去帮工,建水库、修国道、打石头、犁田、办席等等。攒下了一笔钱,加上农村修房,除了一笔帮工费、伙食费以及材料钱,总体来说费用很低。这也是为什么12年叔叔和爸重起房屋时,选择请人帮忙,而不是承包出去的原因。

可是在那年代,即便改革开放过去了十几年,人们还是穷,爷爷也不例外。十来年的积蓄并不足以支撑修一座楼房,可爷爷是打定主意,非修不可,这就把一家人都捆绑在了一起。

也就是在这期间,爸爸和妈妈结婚了,于是一家子就有三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其中叔叔和姑姑还是半大小孩,能帮的忙有限。

家中的主劳力就是爷爷和爸爸俩父子,奶奶和妈妈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带着两个半大小孩,去几里外的省道上拾过路车上掉下来的半截砖。就这样半匹、一匹的捡拾着,积累着。

粮食收获的季节,女人和小孩还会去地里拾穗,就这样一遍遍,一点点扫荡之后,地里干净得连鸡鸭都不愿意去。这习惯奶奶她们一直保持着,在我初中回来上学时,还经常被叫去拾穗,只是但是我是很不情愿的,总感觉丢人。

直到上了大学,暑假再回到家里,再帮爷爷奶奶干起活来,反而觉得拾穗很可取。在村民诧异的眼光下,我坦然自若的跟奶奶一起重温这被人丢掉的优良传统。

爷爷和爸爸在没活干时,一头扎入山里,一块块的打磨石头,然后在傍晚时一人扛一块回来。等石块积累得差不多时,建楼就正式启动了。

就这样,在老院子旁,爷爷建起了一座两层的楼房。立房之日,观赏者云集,除了本姓,何、陆、文、唐、龙、黄、彭、徐、陈等都来了人,共同见证了本村第一座楼房的诞生。

也就是在这一年,哥哥出生了,爷爷亲手在屋旁植下了一颗柏树。还是在那一年,从婆婆娘家——陈家牵了一条黑狗回来;更是在那一年,一只不知名的鸟飞过,在柏树旁拉了一坨屎,到了第二年,长出了一颗花椒树。

这都是我打小就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姑姑他们一遍又一遍提及,记下来的事。只是在我三五岁时,小黑出门打架最后遍体鳞伤的回来,不久就失血过多而死。记得当时哥哥哭得很凶,还有就是叔叔提议说要把小黑炖了吃肉,哥哥死活不肯,最后得以入土为安。

花椒树倒是让我印象深刻,因为那味道很好闻,虽然我不喜欢吃花椒粒,但花椒粉的味道还是让我着迷。我喜欢到花椒树下去摘刺,还喜欢摘花椒叶。当花椒树结果了,还很青时,我就迫不及待的去摘,然后不管锅里煮的是什么,我都一股脑往里面丢。当然了,饭里我是不会丢进去的,不然我可能就是第一个煮出青花椒饭的人了。

那一年诞生的里面,除了哥哥,我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屋了。这座开创了村楼房历史的老屋,其实是不完整的。之所以说它不完整,不是因为它的材料来源五花八门,也不是因为它是自己修的。

而是因为在92年、93年,钱来得实在是太慢而且辛苦了,即便有十几年的积累,再加上一家人一整年的辛苦,最后还是有一部分缺口。爷爷最后一咬牙,决定二楼只建一半,其他地方用木板代替。

最后二楼除了客厅、叔叔住的房间以及阳台以外,其他房间都是木头、木条和木板构成的。我一直担心走在上面会掉下去,这到我读初中时,每次上去拿柴依然还会心惊肉跳。

这虽然不是完整的楼房,但依然是村里最早出现的楼房,村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楼房,但本队其他人家的楼房,我记忆中是在我上小学的前一两年才开始逐渐有的。

这个记录保持了七八年之久,在叔叔结婚时还发挥着作用,他远在重庆的丈人正因为听说老家里有楼房,才答应儿女远嫁过来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42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6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8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90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32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9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8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洒水车,带走灰尘应留下芳华 每天在路上行走,留在记忆里的不是路边的高楼大厦,也不是来往的车水马龙,更不是牵着吧儿狗...
    捞个一阅读 610评论 0 1
  • 李白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名诗人,牙还没长齐的时候都会背他的诗了。张口就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是你李白写了这么多诗...
    郑依宁阅读 470评论 0 0
  • 灵魂本是一个国度的 思想却游走在不同的世界 这么近 那么远 几乎很多人都会体会到 人都说有缘的人多远都会碰面 无缘...
    伪不期而遇阅读 345评论 0 0
  • 据外媒报道,韩国许多人有私家车,加上高铁开通之后,利用长途巴士的乘客明显减少。为促进长途巴士行业景气回升,当局为乘...
    我只是不懂忧伤阅读 1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