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的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陆续公布,作为一个已经高中毕业10年的人,我本来觉得这件事已经离自己很远了。
但是最近陆续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父母的状态,让我感到十分“惊悚”。
有人说:“十二年的努力,终于圆满画上了句号。”
也有人说:“孩子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十几年的努力都打水漂了,一家人都感到很心痛。”
时间往回倒退10年,2009年的夏天,我也是“考砸”了的那一类人。高考的分数比模拟考试的平均分低了近60分,差一点连重点线都达不到了。
在考完试到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个月里,我基本上每天早上起床都会大哭一场。
庆幸的是,我有一个佛系的妈,她一直说:“总会有办法的,人生那么长。”虽然她也不清楚考砸了究竟意味着什么,但她总觉得以一个分数来定终身太片面了。
的确,在我上大学之后、工作之后,慢慢明白了我妈这种“推测”的正确性。
我们高中班上,那个因为竞赛成绩突出而保送到211本硕博连读的男生,最终因为偏科严重,大二时就被取消了连读资格,最后本科毕业证都是好不容易才拿到的;
那个被誉为“数学天才”的天之骄子,因为大学期间沉迷于游戏,最后被Top10名校劝退了;
那个跟我一样考砸了的女生,复读一年之后考进了武汉大学,毕业后又进入了华为工作;
而没有复读的我,最后还是误打误撞调剂进了南京某211名校。虽然专业很冷门,毕业之初的工作也不是很顺利,但是摸索了4年,我终于通过培养与专业完全不相关的爱好,成为了一名发展还不错的自由职业者。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强调的不是“学习无用”,而是想告诉所有刚刚“结束战斗”的高考考生——
在努力的道路上,你们只不过刚刚结束了一个赛段。
无论你是否考出了满意的成绩,是否拿到了心仪的录取通知书,这都绝不是努力的“结局”。
进入大学后,你会发现:
在你还想要歇一歇时,其他人已经在为找工作而开始了解实习,已经为念研究生考试而了解不同的研究课题,已经为将来出国深造而备战托福、雅思……
大三的时候,你会发现:
在你开始纠结工作还是考研时,其他人已经拿到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已经进入行业标杆企业“偷师学艺”,或者已经接到了常春藤名校的offer,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探索创业之旅……
当然,大学毕业,甚至是像我一样工作三五年的人,也不意味着努力就此终结。
因为人生真的是一段很漫长的赛道,哪怕是按照50岁退休计算,18岁时的高考成绩和25岁的工作状态,还都只是人生上半程的一个“逗号”。
比起一个超过预期的高考成绩,更为关键的是一个“常态化努力”的心态。
如果失去了这样的心态,在大学里提前过上安逸惬意的“养老”生活,“一毕业就失业”可能就离你不远了;在找到稳定的工作之后,过上“知足”的生活,中年危机就正在前方等着你。
甲骨文公司的“高知”们被裁员的几年前,他们也曾是重点名校的杰出校友,可当他们举着横幅维权时,却像极了几年前讨薪的农民工……
亲爱的考生们,好好休息两个月,然后继续回到奋斗的状态!
别等到多年后从噩梦中惊醒时,才回想起高三时那个为梦想而拼命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