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两个人要开车上马路,可问题在于他们俩之前都没有开过车,其中一人不管他三七二十一,打开车门就开始瞎折腾,好不容易把车子发动起来,还没走多远就撞车了;另一个则不然和大多数人一样先学习如何驾车,然后再开车,虽然花的时间看起来比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最终还是较早地抵达了目的地。
反观我们自身,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不断地学习,吸收大量的知识,可是几乎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这种情形好比不学驾驶技术直接开车上马路,尤为恐怖,只不过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
古往今来,凡是学有所成者都是注重学习方法,故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观点不是我提出的,是《学会学习》这本书的作者提出的,那么你知道该怎么学习吗?你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吗?如果没有,或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你学了那么久,还是一无所获了。
过去我们盲目学习,只是傻乎乎地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从来不考虑效果和效益,这样的时代可以离我们远去了,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砍一棵树,那么你花10分钟时间去磨刀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每个人高矮胖瘦都不一样,因此我们所穿的衣服和鞋子的尺码和大小也都不一样,因为很难想象一个成年人穿童装会是多么的滑稽和尴尬,对于学习方法也是一样的,因人而异。所以,没有必要去效仿和生搬硬套别人的额学习方法,我们需要“个性”,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最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但是合适的就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在《学会学习》这本书中就是鼓励各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大胆地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之道,因为罗列出数十位大师或者知名学者如歌德、村上春树等各自的学习方法,歌德自然和村上春树的不一样,村上春树也不会盲目模仿歌德,这也就是村上春树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这样说来,如果有人向你兜售一套学习方法,其推荐语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那就太侮辱人的智商了,可事实上,很多人都相信存在这样的神奇方法,人人迷信于此,将这么重要的事情如此草率地交于他人,实在令人惋惜。
我推荐这本书,不在于其中所列出的数十种学习方法,而在于他通过数十种方法的解读和介绍,表达一个一致的观点——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学习方法。换言之,学会学习再学习,是多么简单而又多么重要的启示啊!同时这本书大可以把它当作一本名人学习故事会来读,从而便可以寻找到更多的趣味来。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成年人,正因为我们是成年人,才需要掌握轻松、高效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假如此时的你有30岁,按照现在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你至少可以活到80岁,那么未来的50年,你可以忍受自己低效的学习方式吗?而且现在的知识更新那么快,对我们学习的要求那么高,我们的神机箭又是那么有限,倘若在你40岁的时候,你因为低效学习,跟不上时代,那么接下来的40年又该如何度过呢?
书中提到的世界管理大师德鲁克,95岁人在探索着新的学习主题,至今无出其右者,80岁的你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