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掌控着“第三只手”,还是被掌控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好,您的外卖已到,请出来拿下。”

“你好,能用支付宝支付么?”

“你好,欠费了,能借个wifi充个话费么?”

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因它的出现让以上变成了现实,“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是“没带上它,出门都害怕”。暂且称它为“第三只手”,人是掌控or被掌控?利与弊,孰轻孰重?

 一

它,一台手机。有人把它比喻为“21世纪鸦片”,拿到真会上瘾——

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是摸摸它在哪里,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还是摸摸它方可入睡。洗漱、穿衣、走路、开车、早餐、开会、看书、唱歌、洗澡、陪孩子写作业......现几乎人人离不开它,它也逃不掉人类的手掌。因而,出现了一种“手机控”新物种,一个具有手机情结的群体,喜欢手机控制学习和生活,也叫低头一族。

来源于《百度百科》

它能满足生活所需——打开它,不用出门便有人把想吃的食物送到门口,不用走动便有人开车过来接送,不用去商场就有人把衣服送上门....

它可以打发无聊时间——打开它,在车站排队取票、等亲友、公交车上、地铁上刷刷剧看看新闻......

它能满足安全归属——打开它,朋友就在,远在他乡的亲人也在,警察也在......

它是获取信息的好帮手——打开它,在移动互联网络中随时随地畅游世界,远在外空的黑洞,近在身边的点滴,大到缥缈的宇宙,小到小小微粒......

它,无所不能。

在你享受手机带来无穷欢乐无尽享受时,手机也在悄悄的影响着你:

因长期使用手机引发的肌肉萎缩、颈椎病、中枢神经障碍、抑郁、内分泌紊乱等报道不在少数。

“27岁女子通宵玩手机猝死”“女子因低头玩手机坠河身亡”“男子走路低头玩手机惨被撞死”……类似新闻屡有发生,可见手机依赖已成为不可轻视的黑杀手。

老人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个个抱着手机,老人多次尝试,最终无果当众摔盘子离席;寝室里四个同学相背而坐、默默无声,却通过即时聊天软件聊天;电话里,母子俩唠个没完,一见面却四目相对、无话可说;朋友聚餐,饭桌上你聊你的我看我的,拍个照给“朋友圈先吃”,席上说话不足3句......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

狠下心来说一定要改,但改了又犯,自己慢慢由自信变成失望,改变遥遥无望,每当手机屏幕亮起,你会不由的想是不是发给自己的,未读的信息,你总会去一一点击。想起网上一句话: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解释来源于网络

“鸦片”需要戒,千万不要上瘾,适时放下,你,应该掌握主动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