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金句

为什么我们的表达要结论先行?

案例

你的孩子回到家,很高兴的向你报告,他今天完成了三件重要的任务,非常开心。然后再逐一分享是哪三件,如何完成的,这就叫结论先行。你听完前面就能明白,孩子是想和你分享快乐。

如果孩子一上来,把完成的每件事和过程详细叙述,可能你就会不停猜问:今天发生了什么?孩子要表达什么?需要我做什么吗?


结论

一般来说,受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


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他对你的表达解读就会增加困难,因为他必须自己找出这种你没有提前说明的逻辑关系。


而如果我们能够结论先行,受众就会很容易将所摄入信息联系归组。就相当于你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他就知道去寻找共同点。


否则读者可能就会发现某些并不是你想表达的逻辑关系,甚至根本发现不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浪费你的时间,也在浪费受众的时间。

运用


无论我们是在面对面沟通,还是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学会运用自上而下的表达,结论先行,受众就更能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