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年少时的三毛,有一段时间是把自己锁在孤独的无助的狭小空间里的。她恐惧和外界接触,甚至和父母姐弟都很少说话,她躲在自己的房间里默默吃饭,胡思乱想,她绞着指甲,她近乎神经质的撕扯枕头里的棉絮。
那时候,她的青春是呆滞缺乏颜色的。她明知道自己让父母担心,也自责和渴望改变。可是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人能拉着她的手走出黑暗。
她就这样,怯怯的怕着又爱着这个世界,在门后来回踱步,惊惶无措。
直到有一天,当她因为一幅别人随意画下的形象逼真的画,忐忑不安的去拜见了对她来说意义非凡的老师顾福生,她的调色板上才慢慢有了其它色彩,她也逐渐打开了心扉,一点点活了。
顾福生老师,虽然是个画家,更像一个灵魂工程师,有他的独特眼光和教学思维。
不施加学习压力,轻松随意
他一定听说过这是一个问题少年,在自我设限里纠结痛苦太久。见面的时候,他没有追问让人尴尬的问题,自然随和,温暖地打消了三毛的紧张和犹豫。
老师让她在画板上根据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去勾勒和描摹,即使学生没有一点基础,画不出形状也不急不躁,耐心等待。
他安慰着有羞色的三毛:你还小,急什么呢?
因材施教,及时改航道
发现三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触觉,顾福生老师让她放下素描,尝试油画。在关键的路口,有名师指路少走多少弯路啊。
看出三毛的虚弱和苍白,一个画家,悄悄打开了文学之门,引领迷茫的三毛汲取需要的营养。
永远赞许和欣赏,激发了三毛的自信心和勇敢。她开始活泼阳光,她开始鲜艳和多彩,她开始跃跃欲试将丰富的内心情感宣泄在画里文字里。
给予生命足够的体察和尊重
老师从来不强行要求三毛需要怎样做,他的口气总在商量:这样好吗?
任何人,哪怕再颓丧再不堪,她也渴望别人的理解尊重和认可。当她接受到久违的同等高度上的穿透心扉的体谅和不露痕迹的引领,那种知遇之恩,那种发自内心的震颤,足以激活她一直隐藏着的蓬勃生命力。
老师是伯乐,无意间识得了千里马,在千里马驰骋疆场之前,捋顺毛发,锻炼它的耐力和重塑它的习性。
因为彼此产生了信任和交流,才有了思想的碰撞和共鸣。
牵线搭桥,提供平台和人脉资源
惊喜于三毛的敞开心扉,惊喜于她的巨大改变,惊喜于她的文学造诣,顾福生老师帮她把处女作推荐给编辑白先勇,后来刊登在《现代文学》上。
明明是学画,却无意中打开了另一扇魔幻的门,他直接把三毛送上了文学的殿堂,这才有了后期浪迹天涯才气横溢的三毛,才有了那么多影响巨大的作品,在我们面前展示了热带沙漠里的战争和罪恶,不分种族的善良和关爱,穿越生死的浪漫爱情……
对于一个刚学步的孩子,适时的牵引指导和放手,带到一条洒满阳光的路上,真的太重要了。
这一篇文章的发表,让三毛看到了阴霾之后湛蓝的天空,以及明媚的阳光。奔涌着的不可抑制的想象和对文学的爱好,那些年囫囵吞下的字字句句在岁月里开始闪光。
没有顾福生老师,就没有日后的三毛。不知道在歇斯底里的状态下,一个脆弱暗淡的灵魂,到底能不能复活。
老师温和的笑着,站在夕阳下的门口,余晖落在他的身上,红色毛衣格外的醒目,老师目送三毛的离去。
没有文字能表达这一世三毛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师恩浩荡,无以为报,只有努力让自己更出色。
我们很多的老师,充其量是在教书授业,没有尽到传道和解惑的职责。
相比于现在的某些高校博士生导师们,以毕业论文要挟学生,穷尽手段的折磨拖延逼迫,甚至让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不堪其辱选择放弃,我觉得顾福生老师,真的让人仰视和崇敬。
这才是真正的老师,指点迷津,扶上战马,坚信凯旋回归。
一个真正的老师,会点石成金,会打开锈迹斑斑的锁,会让迷途的羔羊折返,会送来一个美丽世界!
遇上顾老师,是三毛的福报。因为爱,所以爱。
滚滚红尘,从此呼啸前行,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