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有一次他在街上走,突然听见背后咚咚的脚步声,以为是谁有什么急事赶路,也没在意,继续向前走。后来那脚步声跑到了他的身后,叫起x老师。然后跑到了他的面前,青年惊喜地说:啊,原来真的是你啊,老师。然后跟他非常兴奋的寒暄起来。
对,正向同办公室老师说的那样,他教过班级的差生,都喜欢他,都跟他特别亲,因为他是真心实意的帮助孩子们进步,总是非常耐心的教导他们,从不因为他们反应慢而批评他们,也不因为他们分数低而漫骂他们。他总是充分的尊重任何一个学生,首先唤醒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热爱学习,然后再一点点的教会他们。刚才的这位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那时花费了很大劲,把别人认为不可能转化过来的她,从厌习引导为乐学,并且成绩比以前提高了很大一块,所以即使毕业了好多年,她仍然不能忘记恩师,仍然那么尊敬他。
而反观一些老师,也每天都费了很大的劲儿在教育那些学生,对于那些差生又骂又逼,可是那些孩子并不领情。可能某个老师教的班级的成绩特别好,可是当那个学生转身离开他的时候就会把他忘的一干二净甚至心生恨意,就不用说若干年后,有的差生们的家长向别人提起那老师的时候,虽只是淡淡的说:我家的孩子学习不好,所以那老师不喜欢他……但话中有伤凭你去想吧!
古有嗟来之食,今有嗟来之教,而且这种现象好像有点普遍。因为没有应有的尊重,乞丐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给的活命饭。因为没有应有的尊重理解,就算你以强迫的方式把那些孩子的分数提高了一些,他们也不会在心里感激你,相反,他们甚至会非常不满意你的态度,也许会恨你一生,这就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当然,我们老师也不能缺少严厉,可是严厉也是应该有尺度的,过犹不及,并且教育应该宽严相济,只有哪一面都是不完整的,这个问题真应该引起好多人的思考。
您好,如果感到文章还有点行,请点个赞再走,最好还请在评区刷点简言,让四季能眺望见您惊鸿的一鸣。以心换心,福德往来。
作者的话:我是四季的眺望
原创是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