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英文简称是AQ(Adversity Quotient),就是一个人应对挫折的能力。
逆商也被叫做挫折商,是美国职业培训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
因为逆商的不同,面对困境,我们有四种反应。
崩溃:整个人都崩溃了,开始以不良的手段折磨自己,比如酗酒、吸毒、犯罪或企图自杀。
衰弱:在这个领域一蹶不振。
维持:恢复原貌。
升华:直面困难,在困难中成长。
按照他的理论,一个人面对逆境,有四个方面的力量最重要。
第一种力量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是你是否能够控制自己对于挫折或者失败的反应。是否相信自己可以从逆境中走出,是否可以专心在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一步一步地扭转局面。
第二种力量是责任归属的能力。有些人面对问题,首先会把失败的原因、遇到挫折的原因引给他人,让自己获得心理舒适,这是责任属性能力比较差的表现,而另外一些人则是遇到挫折,并不急于把责任推给其他人,而是敢于直面问题,甚至无原则地承担责任,然后尽快努力、争取走出困境。
第三种力量,控制影响范围的能力。有的人,遇到一点点问题就会觉得满盘皆输,很快会陷入失败循环。越想越觉得失败,越觉得失败,越无法从困难中及时走出来。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相反,有些人即使面对极大的困难,也会顽强地坚持,能够在绝望中找到希望,就如我经常说的一句话:生活即使再黑暗,我们也得寻找一点光明支持自己走下去。
第四种力量,就是忍受并坚持着的能力。有的人会很快从挫折中振作起来,并且坚持前行;在新的努力中,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自欺”的能力很强。而另外的一些人,则会在后续的行动中,不断受到前面挫折或者失败的影响,看问题会格外悲观。研究表明,在逆转力中,忍受并且坚持的能力非常重要。逆商比较高的人,常常可以非常明确地把自己的过往失败和未来的努力区分开来,不会过分沉浸于失败的经历和记忆。虽然大家都在说“吃一堑,长一智”,但很多人并不是长一智,而是简单地把过去的苦痛套用在对未来事务的判断上。
斯托茨的量表用这四个维度来测验人的逆商,已经在学术界和业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都通过这个量表来测度自己是否具有逆商。
2.案例:王乐怡
王乐怡,这个名字,你也许从来没有听说过。她是哈佛MBA,曾经担任过高盛集团商业银行事业部的COO,后来在香港创办了AA私募股权基金,担任总经理。她的事业非常成功,家庭也非常幸福,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她的父亲,是台湾的创投教父,她的老公,一直是软银集团孙正义的重要助手。一切听起来都美好无比,直到有一天,她在香港的办公室中风倒地。醒过来的王乐怡,仿佛成为了一具躯壳,身体完全无法动弹,更是不能说话。
那一年,王乐怡39岁。然而,这不是一个美好故事的结束,而是一个伟大故事的开始。王乐怡所患的病,不影响她的头脑,头脑是清晰的,但是无法表达,她和外界的所有沟通,就是靠躺在床上眨眨眼睛。读过王乐怡故事的人,大约可以知道失能对于一个人真正意味着什么,不要谈尊严,就连你最亲近的助手,都会离你远去。王乐怡有钱,但有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照顾失能人士的繁重工作,让人性不堪忍受,助理们、看护们,开始偷偷走掉。
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自己。经过了三年的各种各样的磨难,包括半年的抑郁症治疗之后,王乐怡决定用她唯一能够控制的眼皮,也就是用眨眼来管理家、管理公司、管理基金投资。她请了15个助理和护工,轮流照顾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并帮助她工作。王乐怡为这15位助手和护工制订了KPI考核表,并进行年终考核。
护工负责照顾她的家庭,也照顾她自己;而助手,则是帮助她处理邮件,打理业务。王乐怡每周会有一天到公司上班,参与公司的投资决策。有三位助手,在工作中辅助她。他们与公司签有保密协议,通过看王乐怡眼皮的眨动,来把王乐怡的意见翻译成文字、变成决策。王乐怡生病之前,她所管理的基金是十亿美元级别的。但到去年为止,她所管理的资产已经增值了十几倍,成为了全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之一。
王乐怡现在还是不能讲话,但她每天在助理的帮助下,用眼皮为孩子写一篇祈祷的文字。在她生病的时候,她的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四个月,她每天看到孩子在阿姨的怀里长大,和阿姨的感情比和自己还要亲,那种痛苦,我们任何人只要用一下同理心,都可以想象得到。但王乐怡并没有只是停留在痛苦之中,就像她对待工作一样,她每天坚持几个小时的康复训练,希望某一天可以亲手抱抱儿子。
“康复”,对于寻常人来说,就是很简单的两个字。但那是极其痛苦的事情,需要极强的毅力才可以坚持。要把每一根神经都激活,把每一块萎缩的肌肉再变得有力量,要经过婴儿成长般的缓慢过程。但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不同,孩子的成长是个自然的过程,慢慢站立,从爬到跑,它所需要的就是时间,没有痛苦。但病人的康复则不一样,每一步的进展不仅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还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据说王乐怡在康复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疼痛而嚎啕大哭,但是,她还在坚持。正像她在祈祷文里面对她的次子所写的那样,“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我希望有一天能把轮椅丢掉,能够抱抱你”。
三、如何提升自己的逆商
1、接纳逆境
很多人一直困于逆境,是因为他们还以为过去的沉没成本是成本,没法接受自己出了问题。当你接受逆境,也接受自己就是掉在了一个大坑里,反正已经掉到底,不管从哪里往上走都是上坡,你反而踏实了。
作家史铁生就在《我与地坛》里谈过这个话题——他壮年失去双腿,屡屡想要寻死,后来终有一天想明白了——“死是一件必然的事,反正要来的,不如看看现在能做点什么。”这一瞬间,他就触底反弹了。
中国动画电影《大护法》的宣传海报上面的宣传语是——“感谢给我逆境的众生”。用尼采的话讲:打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
2、设定新的意义
逆境是悲剧给你的提醒,逆境一定有其意义,一定有可以学习的东西。
其实一个人掉坑里,一定是你脑子想象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有所差异。逆境就是一个提醒、一个礼物——很多人回顾自己走出逆境时,都有一个瞬间,就是突然意识到了逆境给自己全新的意义。他们这么形容:“你在梦游,而悲剧打醒了你,你发现自己在远离自己人生的方向上。”
当你不再和逆境较劲儿,只是与它对话,逆境能教你很多东西。
一个创业者在第三次创业失败之后对我说,“我终于理解,仅仅靠自己的激情梦想是不够的,身先士卒也是不够的,你一定要懂得清晰地讲出来你的梦想,用钱的语言、用大众的语言、用公关的语言……过去我都知道这些事,但是今天,我才体会到了这些事。”
所以,如果世界把你的心打碎,正好拿着碎片拼个艺术点的新拼图。
3、找到支持系统
找到至少一位支持你的人,哪怕有一个人的支持,对于对抗逆境也相当重要。前面在支持系统讲过,不多说了。只是提醒一句。我们总是在找“牛人朋友”,事实上你无法想象,牛人朋友会在逆境中飞奔而去。也许那些普通朋友,才是值得珍视的。
逆境也许会让你重新理解“友谊”。
4、找到逆境英雄
找到一两位同样陷入绝境而不放弃的人,读读他们的故事。可以是你身边的战友,可以是你的领导,也可以是比如褚时健这样的传奇人物。
很多人都知道褚时健先生,当年的红塔山品牌名冠中华,与褚先生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后来的是是非非,大家也都知道。真正让我对褚时健先生最敬佩的,莫过于他在牢狱之灾之后的崛起。
我知道的很多有类似命运的人,年龄大了,又经历了幽闭的一段时空隧道,或者开始信佛、或者索性就颐养天年了。但褚时健先生却没有选择那样的路,他以七十几岁的高龄,开始创业,投入到褚橙的种植中。褚橙上市之后,我吃到了第一批皮薄汁多的橙子,味道还不错。但也许是我自己味觉的原因,我并没有觉得这橙子的味道与其它橙子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地方,但是,我每次吃褚橙的时候,都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与其说是在吃橙子,不如说是在汲取精神的力量。褚橙精神背后所蕴含的,就是我最欣赏的“逆转力”。
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的开篇所写,“风会熄灭蜡烛,却能使火越烧越旺。”“你要利用逆境,而不是躲避它们。你要成为火,渴望得到风的吹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