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农村长大,小的时候很贫困,走到哪里都是这样,记得家里有电视机还是在我稍微大一些的时候,那个时候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就是非常好的了。
能看看电视,那就是最好的消遣,在80年代初的农村。
基本上除了电视机没别的什么可玩的样式和东西,家里唯一多一点儿的就是书籍了。
小画书,那个时候的《西游记》、《红孩儿》、《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等,一本小画书就足以能看上半天,翻了一遍又一遍……
等再大些的时候,就是《故事会》了,里面各种各样的故事,太吸引人了。也是翻来覆去得看啊。还有《大千世界》这本杂志,哈,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故事原来可以那么多,那么“异想天开”啊。
后来看《少年维特之烦恼》、《呼啸山庄》、《简爱》,又看《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后传》等,进一步让我领略到世界的美妙。
原来,这是世界上还可以有那么多人和事儿。
儿童时期物质资料的匮乏,是一件坏事,也是一件好事,好就好在,逼着我从小就喜欢上了看书,通过书籍了解到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
爱读书的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我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及至现在,我依然保持着一个周读一本书的习惯。
正因为前段时间看了小说《京华烟云》,感触太强烈了,简直了,就是一部大片儿,里面人物繁多,情景繁多,几个大家族的命运历程,娓娓道来,就是在电影院里欣赏一部大片儿。
为什么说,多读书,就会体验不同的人生呢?
在这部小说里,描写的三个大家族的历史,他们非富即贵,一个一个的出身高贵,不是平民百姓所能比拟的。他们的生活、习性、眼界、思维方式等,都与普通人真得不一样。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我想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奇女子,书画诗琴,古玩、女工、做饭等皆不成问题。看人察言观色,与人周旋,过人的胆识,聪明的才智等等,也让一般男人自叹弗如。
说到她这般厉害,就得看看她从小成长的环境了,一个富裕家庭,从来不操心衣食住行问题,人家所做的就是学习,学各式样的东西。也因为这样的家庭因素,让人自小就能接触到很多高人,比如齐白石。在这样一个富足的家庭中成长,接受高于一般人的熏陶,其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生于高阶层,长成于高阶层,生活在高阶层中,各方面都要优越于一般人。
这是家族的重要性的淋漓尽致的体现。
再比如看《穆斯林的葬礼》,就是关于玉石的小说,关于民族风俗的小说,爱恨情仇的小手说。
又比如《傅雷家书》,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家庭情怀和父母的榜样呢?
看《芙蓉镇》,可以了解一些现当代历史,可以感叹一下,可以置身其中地感受一下当年那些人的心酸和无奈。
看《丰臀肥乳》呢?又可以感受一下农村的特点,农村人的习性……。
所以,多看书,通过书籍,就可以窥探到一些人生的片段,琢磨人生的意义所在。
一个人的生命毕竟只有一次,但通过读书,就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提高生命的质量,体验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