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的很,并没有真正的采访孙朦,只是聊天,而整个过程,更感觉是我对一位心理学大师的咨询。
1.首先,我来介绍一下孙朦
孙朦来自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没看地图前,以为是在上海市正西方,看过地图才知道在井冈山附近。而且光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个好地方——炎帝“神农氏”曾经尝百草的地方哦。
我很佩服孙朦的父母,刚出生的孙朦听力障碍,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治疗的想法,多方求医,最终让孙朦能够听到世界的声音,听到父母的呼唤。
现在在上海一家跆拳道馆工作,没有周末。道馆公众号也是她负责更新的喲。
虽然是体育专业出身,聊天中,感觉到她是一个温柔、细腻且有礼的好女子。
2.关于写作
读过孙朦写的文章,感觉文风很亲切,自由,没有很艰难拗口的词汇,都是很朴实的句子,却能组合出表达的意境,难以望其项背。
我说我写的时候感觉很拘束,放不开。
她回答说:
每个人写作的风格不一样。当你写的时间长了也自然会找到自己风格。像我看到其他大神写的很好,也想像他们一样。后来怎么写就感觉不像是自己。于是我就不管了,随心所欲写吧。就当做记录。这样反而更容易写出来。
有些话可能偏幼稚点,但是换个简单的思维反而不会抓得太紧呢。
平时我也会以其他大神为榜样,但榜样归榜样,最后还是做自己就好。
而说到写作题材、感悟,我总是感叹一句,然后憋不出更多东西了,找到一个观点,然后就会有另一个想法推翻这个观点,要是写下来,我估计会是自我掐架的文章吧。
我就会用纸和笔来写写,或者用思维导图。最后不行的话,就写自己心里认同的。
这其实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从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观点中,根据自身环境、价值观,选一个观点来写,当然必要的论证是少不了的。
3.关于虚拟机
我确实是很自闭的一个人,很多事情,道理不能融会贯通。我向周围的人推荐得到,反馈是:山啊,你还在看那些鸡汤啊,现实点吧。
而且,看了5号的专栏后,感觉我在上班一直是在虚拟机上操作,回家后才有一会儿的主机操作时间。
其实这个怎么说,他们那样说的的,也就是代表你们的高度,看法不一样。何必去在乎呢?
应该是我有些急于求成,反而欲速不达了。
不不不,只是这个和自己并完全无关,如果一直这样想反而给你自己太大压力。不知道你听过(无论你怎么做,都无法去满足他人)的故事吗?
其实道理就是一样,看你怎么去理解。
保持心的平静,把事做好。
虚拟机是一个程序而已,应该是任何时间都是你的主机时间,然后用不同的程序来完成不同的事情的。
4.关于来上海
然后我问了她为什么选择来上海,不出意外的
因为喜欢上海这个城市,喜欢它的生活节奏。
因为它是一线城市,想锻炼自己。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沪漂的原因之一吧。
但我却不是这样的。我是不再想做一个“妈宝男”,只是想脱离父母的掌控,开始总是父母说应该这样那样,就算我不同意,可最后还是会做;后来就应付差事,把自己给应付进去了。
离的家乡远一些,找一找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北京还近,广州太远,最重要的是哥哥姐姐都在上海。
那你出远门在外待时间长后,有找回自己想要的方式吗?
15年11月来到上海,到今年年初,其实一直还是原来的生活方式,基本没什么改变,而且我认为我去了哪里都没什么用,不知道怎么来了解这个现实的世界。然而这半年时间,我又几乎被晃花了眼,什么都是新奇的。
其实离开父母,在外待久了,反而可能会觉得好像只有父母对自己才是真吧?
其实我是知道的,只是他们的方法可能不太好,而我的应对方式也不对,我妈一直想把我留在身边,但是当我决定出来的时候,她也是支持的。
因为可能你一个人,又没什么朋友,我想要不是书,007的话你应该很难在外面有想生存的想法吧。
这句话真是戳到我心里去了!
因为这点感觉我也有过,后来我请假去旅行,回家看父母后,心情又得到了重振的感觉,就看开了一切,马上回上海好好重新找回自己。
5.丰富生活
旅行确实很好,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出去,我都不记得有多久没有和朋友肆意打闹了
其实我也喜欢一个人出去,更安静点,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人久了孤独感也就长了,反而特希望能和几个玩的好的朋友一起出去,或能在上海这边交几个谈得来的朋友也觉得满足吧!
在空余时间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交点朋友,不要求数量,只想质量
孙朦请了私教来学习健身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这比只办一张健身卡要好得多。
和孙朦的聊天使我获益良多。
除了促使我订阅得到的领路人外,我再次尝到了聊天的甜头。
她今年从湖南体育学院顺利毕业了,希望她能收获更多想要的东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