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朋友小云,唇红齿白,苗条白皙,一头棕色长发,烫着波浪卷,每次看见我,叫姐姐叫得很甜,能说会道,是一个典型四川人,有四川人的妩媚,也有四川人的泼辣,因为她和我同办公室的轩妈是好朋友,所以经常会来找她,来的次数多了,常听她说起她姑。原来她姑是她单位一个部门的主任,姑父更是单位主管部门的领导,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有一天,听小云说她想要换部门了,让她姑帮换。几天过去,小云再次来又说,我要去发展副业了,我姑给我钱。没过多久副业没见发展,倒是又来约轩妈去逛街,要买买买。就这样每隔几天就听她说一个小目标,有时是买房,有时是买车,同样都说要找她姑。她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姑。我很纳闷,问轩妈,她姑那么厉害,她干什么?轩妈跟我说了一些小云的事。
原来,小云的爸爸是到四川插队的北京知青,在四川成了家,妈妈生下她不久,爸爸就去世了,妈妈后来也成了新家,爷爷不忍心就把她带回北京抚养,她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姑姑就像妈一样。从学习到工作,到生活,到现在结婚生孩子,一直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她已经习惯了事事由爷爷和姑姑安排好,以至于没想过自己要努力争取些什么。在她考大学的那年,姑姑说,只要她能考上大学,就能保证她毕业后能回姑父的单位,一线单位的国企呀,光是年终奖就能碾压我们还几条街,结果她受不了学习的苦,没考上上大学,只上了个技校。毕业后几经波折也回了姑父所在单位,但没有编制,专业性强的工作胜任不了,只能当个临时工。有孩子以后,孩子要上学,又把一个重要的证明搞丢了,弄得孩子差点没学上,又是姑姑托人找关系落实孩子上学的事,当然好学校就没指望了,找了离家远的普通学校,可在她看来,是不是好学校也没关系,反正有姑姑,姑姑管不了了,还有姑姑的孩子呢,他们一定会管孩子的事。
听轩妈说完,一阵感慨,小云这就是典型的啃老族,而且啃得理所当然,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新闻里提到,上海的海归博士,有能力就是不想上班,40多岁的人了,每天吃点简单饭菜,打打游戏觉得挺好,上班太辛苦了。他们都有一手好牌,却连打也不愿意打,活着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努力向上,让自己过得更好一些吗?有多少人终其一生也达不到她们的条件,有的人活着就要拼尽了全力。说实话,忙乱的生活下我是羡慕他们可以过得这样不操心的,可细想,这样的人生是经不起风雨的,没有知识的储备,没有经济的基础,能走多远呢?生活的道路充满了风雨,父母终会老去,自己也会老去,谁会为我们遮风挡雨呢?难道等国家吗?不可能,等我们的孩子吗?我们又未曾给他做榜样。短短人生,前面几十年白白过去了,真的浪费不起了,所以请先做好自己,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了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