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一日,公子有谕仆帖,置案上,中多错谬:“椒”讹“菽”,“姜”讹“江”,“可恨”讹“可浪”。
本来相安无事,这一天,公子出门,因为有点事交待仆人,就写了个便条放在桌子上。
前文说了,公子这学问不怎么样,结果这个便条上都是错别字。
花椒的椒,写成了菽。做饭用的姜写成了江河的江。可恨写成了可浪。
从公子犯的这个低级错误来看,这水平也就小学二年级。考试还不及格。
他写成这样,家人都能看懂。看来家人的文化水平都比他高。一个富二代的脑子这样,这父母咋就不觉得丢人呢?
女见之,书其后:“何事‘可浪’?‘花菽生江’。有婿如此,不如为娼!”
这便条就被姑娘给看见了。结果姑娘看完了,直接在便条的背面写了四句评语。
说你什么事这么浪,还花菽生江。有你这样的老公,我还不如去做妓女。
从这个姑娘的反应来看,姑娘是给气乐了。没见过这么不学无术的富二代。
遂白公子曰:“妾初以公子世家文人,故蒙羞自荐.不图虚有其表!以貌取人,毋乃为天下笑乎!“言已而没。
姑娘等公子回来,说:我当初看你长得挺帅的,而且是富二代,所以我不顾羞耻来找你。
没想到你虚有其表,就光长得好看了,我光看你长得好,就没看你别的条件。这样被天下人耻笑啊。
说完姑娘就不见。这回姑娘开启的模式就全不可见了。
姑娘还跟这公子告别一下,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走,可还是高估了公子的智商,还是说的这么文。估计姑娘也不会说大白话。
公子虽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笑谈。
公子虽然听懂姑娘说的大概意思,自己心里也觉得不好意思。姑娘就这么走了。
可他仍然不知道自己便条后面,姑娘写的那几句话是什么意思。还拿着给仆人们看。
结果这事闹的人尽皆知,听到这个故事的人没有不笑的。
这回好,光着屁股骑自行车,转着圈的丢人。丢脸丢到外面去了。这就是无知无下限。
异史氏曰:”温姬可儿!翩翩公子,何乃苛其中之所有哉!遂至悔不如娼,则妻妾羞位矣。
蒲松龄说:跑来的这个姑娘很漂亮。跟这个小鲜肉帅哥是很般配的。可老天爷为什么让这个帅哥如此的不学无术。
以至于让跟他在一起的姑娘都后悔跟他在一起,还不如去当妓女。能让这个姑娘跟他在一起觉得很羞耻。
顾百计遣之不去,而见帖浩然,则‘花菽生江’,何殊于杜甫之‘子章髑髅’哉!
家里这么费劲的要把这个姑娘赶走,都没有成功。没想到最后看到这个错别字的便条,竟然被气跑了。
可见这鬼,比这公子有气节多了。还知道羞耻。
相反这个公子,还不明白姑娘写的什么意思。也许在他心里,这根本不叫事吧。
《耳录》云:“道傍设浆者,榜云:”施‘恭’结缘.“讹茶为恭,亦可一笑。
《耳录》这本书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说过去路边有个人施舍茶。谁路过,渴了,都能来喝一碗。
这个茶摊前面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施恭结缘’,本来他要写施茶,结果写成了施恭。
这下意思就全变了,翻译过来就是请人喝尿的意思。
有故家子,既贫,榜于门曰:“卖古淫器。”讹磘为淫云,“有要宜淫、定淫者,大小皆有,人内看物论价。”崔卢之子孙如此甚众,何独“花菽生江”哉!
过去有个富二代,因为家道中落,要变卖东西。家里穷了,肯定要卖,他家都是好东西。
于是他在家门前摆了个牌子,上面写着:卖古淫器。有要宜淫,定淫者,大小都有。进来看物讲价。
把窑写成了淫。这个故事的意思,跟那个‘花菽生江’有一拼。
看来自古就有这种不学无术的人啊。
这种人,就让他糊涂着吧。他糊涂一辈子了,也不好改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写错别字的故事。
现实里谁也没太拿这个当回事,而且现在全民义务教育了,白字的人越来越少了。
在过去,并不是每个人都识字,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白字先生。
可不懂装懂的这个现象,在现在还是存在的。尤其是越不懂的人,越能瞎扯。而且这样的人,上年纪的老人占大多数。
因为自己年龄大了,就觉得自己经历得多,就到处一通说,可往往的结果就是他胜利了。
因为年轻人都不跟他一般见识,你真给他怼输了,他再犯什么病,犯不上。
他就认为不应该排队,他就认为红灯没用。他就认为捡了钱就是自己的。
这种人用语言是说不通的,只能用事实去教育。
往往发生这种事,他觉得挺光荣,一上车就先往里冲,占到了座位还冲自己的朋友喊,来这里有座。
可往往被他喊的这个朋友,觉得他这么做挺丢人的,可还没法说,毕竟人家是好意,给你占个座。只能是下回不一起出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