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之心朱砂岭

天道之心朱砂岭

杨永生


朱砂岭,是数百里大梁山之巅,海拔1784米。站在这里的古城之上,原野蒙蒙,万山低靡,群峰萎依!给人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群山小“的大气之势。同时,也清晰地感到,岁月的长河在翻滚;沉重的历史在涌动!


脚下,陡峭的岩石,耸立险致,犹如一座威仪的禅坛,高高地擎起。无遮无栏的山风,飕飕地吹拂着大地,是原野上的古木劲草,岩石断壁在雨露流云地撞击中,发出了千奇百怪的叫声。顿时,给人一种宁静的孤独之感。


在此,我静静的体悉着,清代诗人白足长夜宿《朱砂岭》的感怀诗句来:“尽日人烟断,山行不见山。长林迷极目,草露滴征颜。烽僻巢如瓮,碑残字亦删,鹿麋群大野,天地何闲闲!”这首五言律诗,字里行间足以可见朱砂岭的沧桑之变,历史的悠远。


奇形异变的日月峰,坐落在朱砂岭之上,形成了一座棱角分明的山丘。“九梁”“六溪”汇集于此。如同亭台楼阁,高跷鼎立。呈现出“九鼎之尊”“六龙捧圣”的天然奇观。

日月峰极顶,是一座千米见方,排列东西的古城残郭,顺崖就势,错落有致,造型自然。步履在残垣断壁之上,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行走。浮想联翩,思绪万千!似乎耳畔也若隐若现地传来古战场上,马嘶人蜚地呐喊……


四周望去,绵垣迤逦的远山,雾蒙蒙一片,与地平线对接,那高高低低的山峰,在云蒸霞蔚的天际上,豁豁牙牙,自然蜿蜒,顺其凸现。如同一盘偌大的莲花瓣似的花边儿,是人无法想象,究竟是这方如痴如醉的润土,裸托着这片神化无度的蓝天白云,还是这片似情犹恋的蓝天白云,怀揣着这座浩如烟海的大山……


纵观东麓阳城,黄河金浪翻滚,龙门惊涛拍岸!汾河韩原尽收眼底。

放眼南岭平冲,西岳峭崖丽松,沙苑闲云霓虹,一马秦川如在掌中。

西击络水帆影,黄陵紫气蒸腾,仓颉杜康故里,咫尺之间子午岭。

北揽圣地延安,饱赏黄土雄风,边关金戈铁马,屏蔽梁山国度安宁。


据考证:朱砂岭城池,开天辟地以来,就累岁赘世,穿越时空隧道,印证着悠久的历史。东近大禹治水龙门山;西临轩辕故里寿峰山;南挨三皇太昊伏羲岭;北靠阴阳之变,混茫初开的盘古山。


就是这个四山四水环绕,历史风雨错综的神奇的土地,上古“唐虞夏”时期称之为“梁州”覆地,“古九州”之寓,大梁山之所在。到了战国时,这里又成了“梁伯国城邑”。从而,梁国在此大兴石木,沿山修寨,抵御外患。就从春秋战国群雄争霸开始,梁山硝烟从未间断,而大梁山最高峰的朱砂岭,也当然成了重要的烽火警地……


岁月辗转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民党阎锡山又在朱砂岭上,筑修了一条可供汽车通行的“阎军道”,直接对抗“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力量。


在后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古寨寒烟似乎散尽,城郭残垣日臻萧瑟。悬崖石壁上玉碟大的石耳,如花似翠悠然开放。宛若古绸锦缎上那丝织的花绣一般,五颜六色,灿烂多姿。但就在这样幽静祥和的情态中,大梁山仍然是危机四伏,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会带来战争的引发。


朱砂岭山脉,行龙东西,日月峰巨石突起。就在日月峰西脚处那宽不过丈的分水岭脊上,一汪清灵幽动的泉水喷发于此。呈现出湖光山色,东日辉映的明丽景象。


那高于清泉咫尺的朱砂洞,气宇南吞,险致幽颜!犹如银壶斟酒之势,对歌仙饮。临其境,观其情,超凡脱俗,禅机萌动!

朱砂洞,躬身而入,暗幽深邃难测,忽而大如殿堂,忽而又门屏半启。蜿蜒曲直,门槛层叠。大有地上奇峰林立,地下别有洞天之势。是史前古人类的穴居之所。


距山色泉千米以外的山脉翘檐处,威居着一座“神功妙济真君祠”祠前山脉行龙处,有一孔米里尺外的椭圆形洞穴,常年地气蒸腾,云烟袅袅,冬暖夏凉,幻化无穷。当地百姓称之为“朱砂洞炼丹炉的排风道……”

《朱砂岭》上有诗云:“脚下云绕泉悬空,沧桑古刹万山中。日飞月过梳尘发,奇峰之上会仙童。三界神话接心语,摘片岁月观古风。峭壁泉歌轻音起,地下洞天梦长生“ 见《心溪流韵》诗集”。

莫管黎民百姓怎样神传,但“神功妙济真君”确有其人。据《中国一百神仙图》和《辞海》详记:“神功妙济真君”,是晋朝旌阳县令许逊,时感晋室棼乱,弃官归隐,周游江湖。许逊自幼聪明,相貌俊伟。精通于“经史天文地理,音乐五行。”醉心于神仙修炼之道术,曾向西安吴猛学道有行。救万民于病患之中。因此,在旧中国,每年阴历十月二十五日,许多地方百姓朝山拜祭“治病之神”许逊。同时,被天下黎民奉为“感生大地”。

据说,许逊辞官后,在黄龙山炼丹于此。如是,这里就有了“神道朱砂岭”之称。

那时,山中有蛟魅,常常兴风作浪,冲毁房舍,击碎船只。许逊用道术钉蛟于澽水河石柱之上,从此不再为患。于是,朱砂岭东麓视为水中游的村庄,以蛟龙镇命名是为纪念。


辞书记载: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374年)一百三十六岁的“ 许真君”,在八月初一,两位仙童奉玉皇大帝之命,自天而降,封为“九州都仙太史·高名太使”。并赐紫袍宝饰,玉音金丹。同时,口谕升天之意。

就在这霎那之间,天鼓擂动,神乐悠扬,清音欢快悦耳;九霄祥云飞腾,彩旗仪仗,龙车羽盖;仙官神童前呼后拥,大礼接迎。许逊在此登上龙车,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

据此,半个多世纪后,才被大宋朝廷封为“神功妙济真君”。

当然,这则朱砂岭典故,带有半仙半尘的神话色彩。但他确实代表了天下百姓的意愿和向往。


哲人说:一个人生命的延续,不在于年龄的长短,而在于她钟爱黎民百姓的全新过程。若果你在百姓心中的那架天平上有了“级的重量”。那么,你的生命价值,就会流芳千古的。

——这当然是世间的一种寄寓,也是人类进化的一种趋向。

不管怎样说,“记住”是永恒的……



注:“朱砂岭”就是黄龙某种意义上的“神道岭 ”



————————————————————————————

杨永生【笔名:尘野、九天、黄龙、绿洲、揽月】,陕西黄龙人。作家、副研究员职称。系首届黄龙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首届黄龙县作家协会主席:《黄龙》杂志主编;《绿土地》文学报主编;《黄龙之窗》总编。著有:《民间故事集》、《民间歌谣集》、《民间谚语集》、《绿土地》文集、《龙乡之韵》、《风华野史》、《龙乡后土》、《开怀饮放声歌》、《龙坛长吟》《心溪流韵》等。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西安市秦砖汉瓦研究会理事;延安市作家协会理事;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心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西安研究院研究员;黄龙县政协委员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277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89评论 3 3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62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56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40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92评论 1 30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35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92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29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636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8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92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92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2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91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13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