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队伍走与领着队伍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户外体验,领队必须经常关注队伍是否走在预定的轨迹上,这样才确保将队伍顺利带到终点。之所以称为考查报告,是因为走这条线路是以考查的眼光去审视的,要分析思考此线适合什么季节走?路况如何?如遇雨天怎么办?全体队员能否做到基本同步?等等因素。这与游记有一定的区别,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线路轨迹是依据两步路软件中的路网手画规划的,首选路网密集的线路进行最短路程优化,全程12公里,没想到规划出来的这条线路与红哥提供的轨迹完全重合,心里更有底气了。
爬山驴路的入口处在高德电子地图上标注的是“梨港”,石牌上刻的实际地名是“雷港”,不正确的地名真的会误导全世界。
8:40分从新街出发,一行15人在九龙溪公园门口看见有售票处,难道路过这里还要收费?但大门是敞开的,我们目不斜视地从入口处进入,工作人员也没有问门票的事。大家就在门牌的内侧拍了个集体照。同行的人提示说,收门票是针对右侧的游乐场。
沿着平整的柏油路走,约500米处就到了雷港村,路边不少村民在修复整理村容村貌,清理池塘的淤泥,种植高大的景观竹林,路上的一堆沙旁边走过来一个子不高、体态较胖的村妇,手上拿着一台收音机正在严肃认真地收听着中央广播电台的政治综合类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我估计这个村民不是村书记就是村主任,但更像是个妇女主任。
右转下柏油路,进入上山的驴路,坡度很大,沿着村民运输毛竹光滑的小山沟而上,脚下有一股明显的下滑力,一不小心极易摔倒,我与太古老师走在前面,只顾看脚下的路,我手机放进裤兜里了,等上到一个平缓处,才发现半山腰没有及时右转导致偏离轨迹,大家商量不走回头路,立即向右调整向轨迹靠拢,不一会就回到了正轨。
雷港山上的这段路爬高约有200米,坡度陡,如遇下雨会相当滑,很有可能出现惊心的驴打滚,具有一定的风险,雨天要绕开这段山路。晴天也最好带上小羊镐,在光滑的斜面上锄出一点台阶来,以保证脚下的稳定,这就需要驴友携带工具的协调配合。
驴路虽不太堵塞,但乱树枝和枯毛竹时常挡道,太古在前面,我随其后,尽可能把路障清干净。遇到大毛竹,立即停脚步,尽力清除,一此较粗的枯竹特别结实难砍,刀都卷刃了。
爬上雷港山的峰顶,大汗淋漓,体力消耗巨大,大家座下来喝水休息,蓝心为大家分享带来的甜苹果,味道好极了;张教练从包里拿出运动员用来补充体力的、一粒类似牛奶片一样的营养片,说把它泡化在水里,可显著提高体能,真是遇到高人了,大家笑称这是运动员用的兴奋剂,也可叫大力丸。
歇毕,继续前进,我判断轨迹是要直走向南、往下山的方向走,太古老师和超越梦想说应走有成熟路的左侧方向,再逐步转向南,否则,直接下到谷底可能有沼泽。我一时竟定不了方位,拿不定主意。轨迹放大再看也不能肯定,只有先试着向东走,结果证明他们2个说的是对的,而且行走的轨迹在预定的位置上。这就是进入大山的困惑,虽然大方向不会错,但从微观上看,有时候难以判断该往哪个方向走,只有试探十几米路,一切就明朗了。
下山后到达水泥公路,走了约1公里进入大沙田和塘上村,从塘上村后向上爬,路过了一棵歪脖子树和养鸡场,前面就是观上熊家村,又走了约1公里的水泥路,右转就上好汉坡,此时已过中午12时,大家又饿又累,太古老师担心队伍爬这一百多米的陡坡会很吃力,脱轨选择直行进入坡度平缓的、长度为2公里的防火道,绕开了试剑石和天台2处景点,直接来到含江口和208景点,并在凉亭边用中餐。
这里是梅岭的最高点之一,手机显示海拔约有720米,站在这里视野极为开阔,极目远眺,松涛阵阵,层林尽染,湾里城区就在脚下,因为城区的直线距离只有4公里。
预报今天的最高气温是29度,深秋季节还有这么高的温度感觉夏季的影子还在,明天就会有强冷空气侵入,温度将高台跳水,最低降到8度。也许是气温高的原因,一路走来的驴路上,空空荡荡,只遇到了乘540车时就见过面的王福祥的队伍,他们几个今天走鸡,大家热情招呼他们一起喝杯酒,王队长说才走了20公里,还得赶路,劲头显得十足,令人佩服。
菜丰酒足饭饱,夏香拉着汤帅跳起了双人舞,大家欢呼鼓掌,阳光灿烂的时刻,高处不胜乐。快到2点,我提醒要下山了,可大家依旧乐不思蜀,难舍这迷人的风光和欢乐的相聚。
左转下山,成熟驴路的特点是路宽、灰尘特别大,没有一场透雨难以消除这厚厚的灰尘,走了约1公里就下到了防火道。好久没有走郭家,原来的沙子路铺了水泥,不少驴友说走这个路脚不舒服,我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估计走了2公里才进入驴路。1公里后到达169车站。
总体评价,这条线路走的水泥公路、防火道太长,一路树荫少、太阳直射较多,比较适合低温天气。
梦晴2019年11月17日
精彩瞬间
帮郭家的山民筛油茶籽
山野的风光如画
美丽乡村,吸引张教练玩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