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寒蕻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在他人的眼里,纳兰,拥有着人世之间美好的一切。他出生名门,父亲是一代权臣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之女。优越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他变成纨绔子弟,相反,显赫的家室让他与当代大师有了零距离的交流。修文习武的他在世家子弟当中鹤立鸡群。他与自己的父亲一样,是康熙皇帝身边的近臣。娶妻卢氏,倾国倾城,蕙质兰心。
但是就如他自己的词集取名叫做《饮水集》一样,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名门家室带给他的全是他不想要的。他与他自己的表妹是总角之交,当二人走过青梅竹马的岁月,却等来一纸让表妹进宫的圣旨,没有人知道纳兰有没有反抗。相比较于天家身份的贵不可言,他与表妹惠儿的命运如同蝼蚁。明明自己的家族只手通天,与皇族相比,却还是过于渺小。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一手丹青绝活天下称绝,和纳兰与惠儿一样,他与自己表姐道茂也曾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但是由于公主司马道福的插入,这段恋情无疾而终。也许在那个年代,每一个纳兰王献之都有着沉重的家庭使命,而每一个惠儿道茂都是使命下的炮灰。也许在卢氏嫁到纳兰家时,纳兰对于这个将要陪伴自己一生的人没有任何的印象,也许在惠儿入宫的那一天开始,他对于爱情没有了任何的幻想。但是,卢氏的到来,让他觉得老天再次为他开了一扇幸福的窗户。卢氏的美貌只是她的加分项,而让纳兰心动的是她的才华。这或许就像是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相传这两位都是才高八斗之人,在饭后烹茶的过程中,夫妻之间比赛,一人首先说一句话,另一个人就必须说出这句话来源于哪本书哪个篇章,有的时候,赢的那个人过于开心,将茶水溅了自己一身。这样的婚姻之所以让人羡慕,夫妻二人不仅在生活上相互扶持,更有着共同的追求。纳兰与卢氏的婚姻亦是如此,富足的生活让他们没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琐事纷扰,有的只是双方对彼此才华的惺惺相惜。想必当纳兰得知自己要当父亲时也一定欣喜若狂,但可惜天不假年,卢氏在结婚三年后因难产而死,她与纳兰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卢氏死后,纳兰悲痛不能自已,这段时间,他写了大量的悼亡诗。也许有很多人不能明白,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被情感所困?况且他是皇上身边一品带刀侍卫,有着让别人羡慕的繁花似锦的锦绣前程,这恰恰是纳兰最烦恼的地方。
纳兰在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有建树,英雄惜英雄,身为皇帝的康熙,也是如此。二月河评价康熙:“他既是政治家,农学家,又是军事家,书法家,还精通几门外语,解过数学中的一元二次根,在试验田里实验双季稻。”但是,他害怕纳兰家族的权利过大,对纳兰委以重任,不过是想把他放到自己身边,好好的看住他。对于这一点,聪明的纳兰怎么会不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自己父亲与皇帝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他生性爱自由,却被各种的条条框框约束。在他人眼中,最为欣赏的词作不过是哄帝王的开心果,他有意建功立业,却被皇帝处处压制。对于他来说,幸福的日子就是与一些大师交流,与真正懂他的人一起游山玩水,有人说纳兰与贾宝玉很像,据说,乾隆皇帝在看到《红楼梦》时,曾说“此必纳兰明珠家事也。”在渌水厅中,他敬重像陈维崧朱黎尊这样的大师,感叹他们的生不逢时报国无门,在他们落难时,纳兰总会上下打点,仗义疏财,对于那些贪慕名利的小人,他总会敬而远之。
卢氏死后,他续弦娶了官氏,相比较于上两段的感情,纳兰希望,不求天长地久,不求心意相合,只求平平淡淡幸幸福福。然而一个女子到来打破了他平淡的生活。江南才女沈婉,她像极了卢氏,但是却比卢氏多了几丝娇媚。没有见到沈婉之前,纳兰拜读了她的《选梦词》,一向喜欢结交朋友的纳兰在朋友的引见下相识。虽然两个人情投意合,但是在当时满汉不能通婚的政策下,沈婉与纳兰的恋情不能见光,纳兰只好金屋藏娇。相爱的人不能厮守,这对于纳兰来说,是极大的折磨。纳兰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沈婉因为怀孕远走江南。没有见到沈婉最后一面的纳兰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见到纳兰最后一面的沈婉带着遗腹子孤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纳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短短31年的生命,对于一个才子来说,31年的生命有他许多未尽的理想。对于他来说,无论是他的婚姻,还是他的前程,都仅仅与他的家族相关联,他就像是被关在笼子里的雄鹰,每一次翱翔都并非他所愿。他羡慕李白力士脱靴贵妃捧酒,然而他受到过忠君爱国的思想不允许他那么做,他希望自己拥有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家族的强大让他年纪轻轻位极人臣,家族的跋扈让他饱受压制。他讨厌礼来送往的官场中的人情世故,却又深陷其中。他希望有一个跟他相伴到永久,却没有想到每一次他爱的人都离他而去,他不是玩弄感情的花花公子,而是一个珍惜幸福的痴情人。惠儿的离去是当头棒喝,卢氏的离世是伤口上撒盐,而与沈婉的爱是相爱容易相守难,让他深深地绝望。在一个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日子,他离开了这个给了他无穷无尽荣耀的世界,也夺去他太多的世界。对于他的评价,同样是性情中人的王国维最为中肯。“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