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抑郁症
‘当你因一种无中生有或杜撰出来的精神疾病,比如说多动症、抑郁症等,给孩子用药,而不是打开桎捁他们的枷锁时,其长期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
塔勒布竟然指出抑郁症是无中生有或是杜撰的!吴伯凡老师曾在一个节目说到,资深心理医生对抑郁症治疗的成败取决于:你是否放下它。进一步解释是,你的潜意识中认为得了抑郁症会获得某种‘好处’(比如我状态不好,亲人们必须无条件迁就我;我有问题,所以不能做事情)。
举一个我长辈的例子,他们那个年代,根本没有抑郁症的说法,统一叫做精神衰弱。我这个长辈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当时身边上年纪的人告诉他:多干体力活儿。于是我的这个长辈没日没夜在工地干了一段时间,累的每天躺下就睡,神经衰弱真就好啦!这个例子似乎说明,精神上的所谓疾病(生理性的除外),越是忽略他,越不成为你的困扰。
别忽视自我恢复
‘社会经济生活和人类的身体……这两个领域一直以来都是低能力和高高干预并存的领域,人们往往无视自发运作和痊愈的存在,更别提自我成长和改进了’。
前一段时间,我女儿的眼皮上长了几个小疙瘩(医学上叫作霰粒肿),我和妻子担心的不行,连续跑了几家大医院去给孩子看病。那些专家意见都很一致:需要动手术。这时我的岳母坚持说,这么小的孩子(两岁半)决不能做手术,麻醉会对她将来有影响。在岳母的坚持下我们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几个月过去后,发现女儿眼皮上的小疙瘩居然小了很多,甚至有几个已经不见了。
我是从事医疗行业的,看过一个内部资料说,大医院至少存在30%的过度医疗。且不谈利益驱使的情况,单单是目前医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就会告诉你:有情况赶紧处理,否则有问题谁负责。
拖延与效率悖论
‘拖延是我们的防御本能,是让事情顺其自然的发展,行使其反脆弱的本能。’塔勒布在文中举例,拖延不去手术是有利于身体的事。上述我女儿的例子似乎也印证了这点。有句古语叫‘事缓则圆’,在社会生活方面,那些有一定阅历的人遇事往往更加沉着,不会第一时间去做出回应。往往是等待事情顺其自然发展一段时间后再判断。
‘你越频繁的寻找数据,你会发现,你找到噪声(而非被称为信号的宝贵数据)的比例就越高。’这就是股市上每天盯盘的人反而挣不到钱,过多信息意味着压力过大,超过了你甄别噪声的临界点,反而干扰了你的判断。塔勒布讽刺指出‘爱听新闻(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发生)的人离愚蠢的人也就一步之遥了’。
拖延与效率的矛盾如何解决呢?我还是有点疑惑。简单说一下我能想到的方面:一件事情,在尚未决定要不要做时,拖延可以更明晰的看清事情发展的方向;而一旦决定要做,追求高效率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现代社会协作,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容忍一个拖沓、低效的状态存在很久。
对策
互联网时代,你获得的数据越多,就越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导致的医源性损伤也会更多。‘减轻干预的最好的方法是限量供应信息,并以尽可能自然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事实上,要把事情作对,就要学会在缺乏有意义的信息时保持沉默’。‘最好的办法是只看重大的数据或条件的变化,而忽略小的变化。’别担心遗漏,重要的信息总有方法触动你。
做对的事,不意味着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