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科目每日一练(1)
该系列每日一练由5道单选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组成,建议答题时间为15分钟
1. 现行法律对中小学生的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
答案: A
解析: 对中小学生身份的定位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第一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第二层面,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第三层面,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由此,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
A.前提条件
B.基本保证
C.必然要求
D.必然结果
答案: B
解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3. 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
B.“发现”知识
C.积累知识
D.搜集知识
答案: B
解析: 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对过去知识的记忆,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发现”知识。
4. 班主任熊老师在翻看学生王强与朋友的书信时,发现王强对自己形象有调侃和不礼貌的描述,因此,要求王强放学以后不准回家,到办公室写检讨。熊老师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学生的( )
A.隐私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权
D.内心自由权
答案: A
解析:隐私权指学生有权要求拥有私人的、不愿或不便让他人获知或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教师不应该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和隐私,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5.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D.适当
答案:B
解析: 《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材料分析题
某老师在自修课时发现张亮、李宏、马威三位同学在讲话,就过去训斥他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叫他们的绰号(说话声音最响的张亮为“大喇叭”,声音有点沙哑的李宏为“破喇叭”,头发厚黑粗硬的马威为“黑刺猬”),并罚他们到教室外的走廊上站立至下课。第二天上课,又看(听)到李宏、马威等在底下讲话,顿时走到他们身边,拿出胶带纸,令班干部帮他把他们的嘴封起来。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答题思路:
(1)这位老师批评(训斥)学生时叫绰号,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2)对学生罚站、用胶带纸封嘴,是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其行为是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和体罚学生、侵害学生人身健康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关爱学生”以及“教书育人”的规定。
教师应:①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②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③对全体学生都要关心、爱护;④对学生应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⑤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⑥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相关备考资料推荐: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真题串讲】
会考试网校综合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