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公众号――宅门食味
当我执笔写下妈妈二字时,嘴里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儿: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妈妈做事总是那么雷厉风行的。前几天,爸爸突然无意中说:想吃菜豆腐了。就是这样平常的一句话,妈妈听进了心里。
隔天午饭后,她就弄水泡黄豆,准备自制菜豆腐。
妈妈将提前挑选好的黄豆洗干净,并用温水泡发豆子。泡上豆子,她又背着背篓去菜园选青菜。在父母精心种植下的青菜格外硕大、新鲜。看着妈妈背回来一篓子青菜,我们一家人都乐开了花。
次日清晨,我和女儿还在呼呼大睡,就被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将我从梦里拽醒。不用猜想,一定是妈妈早起开始磨豆浆了。
不知道怎么了?突然间电却带不动打浆机了。反复试了几次,还是无法启动,只好暂停。
爸爸说:可能是早上用电量大,干脆等早饭后,再打豆浆吧!(农村作息时间与城里不一样,一般早上九点半到十点之间就吃饭。下午15:30左右吃下午饭,晚上20点吃晚饭)
我和妈妈一起做好早饭,一家人吃完饭。妈妈又开始打豆浆,爸爸负责烧热水,我来摘菜洗菜。
奇怪的是,早饭后,真的可以启动机器了。浸泡了十多小时的黄豆,一颗颗饱满到了极致。只见豆浆顺着机器流进桶里。
妈妈将打好的豆浆,用过豆浆的神器,过滤好豆浆。倒进大铁锅里,烧火煮豆浆。
满满一大锅豆浆在熊熊烈火催烧下,很快就开始翻腾了。浓浓的豆浆味道扑鼻而来,忍不住想要喝上一大碗。
妈!我要喝豆浆,要喝这纯纯的豆浆,不加糖哦!
自己拿碗来盛吧!快点,不然我要点浆水了!妈妈说道。
拿起一个大瓷碗,正准备舀豆浆。想了又想,算了吧!还是拿杯子装吧!这样大碗喝,太不淑女了。
淘气的女儿玩够了,也进厨房一看。哇!有豆浆耶!外婆,妈妈,我也要喝一大碗。
我们舀了两杯后,妈妈又帮我们留了一大碗。
然后,妈妈将提前准备好的青菜,加入豆浆中搅拌均匀。又将提前准备好的浆水汤,倒入沸腾的加了青菜的豆浆里。
浆水汤,是汉中特色菜,一种用青菜发酵的食品的汤汁。
加入浆水汤汁时,要一边加入一边搅拌均匀,并且注意锅内变化。继续烧火,当青菜与豆花融入在一起时,凝结成豆腐花状态时,就将灶洞里的火拿出来,让豆腐慢慢沉淀。
妈妈把煮好的菜豆腐,给我们一人盛了一碗。然后,把多余的豆腐块儿做成老豆腐,以便储藏。
妈妈用洗干净的大竹筛,铺上一张白色棉布,将多余的豆腐块儿,装进竹筛里,用大棉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又接了一大盆水压在棉布上。就这样将多余的豆腐块儿,做成了老豆腐。
在春日的暖阳下,喝着自制豆浆,心里惦记着锅里即将成熟的菜豆腐。
突然想起了2019年的夏天,那时,我还在南方上班,文学世界家园的群主对我说:
若曦,你已经把妈妈牌苞谷酒、豆瓣酱、野生菌焖鸡块、腊肉、刨汤、猪血丸子、红豆腐蒸腊肉、汉中的特色料理――面皮,都写了。现在是不是该写一篇菜豆腐了啊?
原本答应那时写的,可一拖再拖到现在,我从南方回到家乡,快三个月了,才拿起笔来写,真是惭愧不已。
观摩了妈妈做菜豆腐的整个过程,我在想:是不是什么时候,我也可以尝试着做一次菜豆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