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呼啸而过5省1市,终于抵达贵州。
那心心念念的贵州,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难民窟与繁华都市”的合体。
由于多山的缘故,贵州的房子都是重叠式的,仿佛从一个角落里突然会矗立起一座高楼;贵州还有很多很多未拆迁的房屋被市中心环绕,那便是光环下的一团黑暗。所以说,贵州房屋规划的确需要改进。
黄果树瀑布
“不种房子只种树,满山都是黄果树”
出发前,就有热心阿姨发来黄果树瀑布景区人满为患的情形。可这并未动摇我们前往景区的决心,毕竟,它是AAAAA景区,并且被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还在央视宣传广告上多次亮相。如此“诱人”的“身世”,怎能错过呢?
果然,人满为患是真的。
可瀑布的壮美,更是真的。
那样的瀑布,不同于韩国天地渊瀑布的秀气和台湾十分瀑布的端庄,它是泼辣且不羁的。在它的身下,升腾起阵阵水雾,足像一个庞大的水球。尽管在旁边树林里,雾气也会扑鼻而来,带来凉爽之感。
瀑布,总会被人比喻成“一条白花花的绸带”,其实不然。黄果树瀑布群都是白里透黄的,那是一条染了色的绸带正急速倾泻下来。
壮观、美丽
那明明是仙气弥漫啊。
陡坡塘瀑布
这是黄果树瀑布的一个瀑布“分群”。
是否很眼熟呢??
没错,它正是西游记片尾曲里开头的“师徒四人牵着白龙马过大瀑布”的取景地。
一簇簇这样的紫红花在景区很常见。吴老师告诉我,它的花瓣神似叶片,便称为“叶子花”。
猜猜这是什么?树枝
竹节虫!!(第一次见)
每一个地方、景点都有两面性。当初南京就是这样,因此我写下了“光环背后的南京”。
如今贵州,也是如此。
景区门口有很多拉黑车的人,而且价格狂妄,硬是强调景区内的难走、人多。而一旁的执警仿佛是视而不见,最多挤个眼神告知他有人来检查了、差不多可以走了。
最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景区内的垃圾。我无法想象,一个五A景区竟仗着自己“自然环境优美”把“人文环境”弄的一塌糊涂。到处都是垃圾,特别是到水帘洞外面,由于“雨量”大,树旁堆满了小山高的雨衣、垃圾,连几个麻袋都装不下。垃圾桶也爆满,如此狼狈不堪之景,竟然也不见几个保洁工清理。
前几天看到老师的一篇“下水作文”,正是批判当今社会的票房绑架、政绩绑架、道德绑架。我感慨,这难道就是景点绑架?所有人都挤着跑到距离瀑布最近的地方摆拍、凹造型,却不知不觉的破坏了它的环境。
如今,似乎只要朋友圈里有一个人晒出自己所去的景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心动,然后有一小群人跟风,慢慢地就带红了一个景点。这便是“中国人效应”啊。
所以,贵州,真的“贵”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