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的教育该如何展开,其形势如何,世界各个国家的顶尖教育学者都在不停的探索。而在中国,顶尖的教育学者们都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教育要基于脑,适于脑,促进脑。针对这么一种教育观点最简单的理解便是“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更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大脑。现在的一些脑科学研究发现,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大脑也会不一样。之所以出现如此差异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大脑的构造以及发展是由:先天基因遗传以及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在2002年卸任教育部副部长之后,便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认知神经科学的转化研究上,并且强调:“对于教育者只有正确认识脑的发展规律,才能正确的实施因材施教”。
对于脑科学,我们需要从最基础的脑细胞,脑神经以及神经网络的构成这些基础知识开始讲起。
首先,人类大脑高级功能最重要的部位在于大脑皮层,而大脑皮层则是由一个又一个单独的脑神经细胞构成。单个神经元细胞,从组成部分分为树突,轴突和突触。
在婴儿出生以后3-6月期间,便是脑神经细胞快速生长的过程,半年后能达到约1000亿个,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量概念?大约是一个银河系的所有星辰的总和。
到了7-12个月树突分支开始增加,突触开始形成,从这个时候开始便拥有了构建神经网络的基础。
树突存在很多的分支,因为长得像树,所以叫树突。树突上面有很多的触点,这些触点,便是用来和另一个神经细胞连接。而突触便是用来传递信号的主要部位,通过突触同树突上面的触点连接,便完成了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通信。而多个神经元细胞进行相互之间的连接就变成了神经网络,神经网络便是脑功能的基础。
当1000亿个脑细胞相互连接达到一定程度,人便拥有了意识和对应的学习能力,而这个阶段大概在2.5-3.5岁左右完成。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通过简单的4个字就描述了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阶段性变化,也指个人意识产生,成为一个有能力开始独立探索和认知世界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