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古典老师的一篇长文《未来三十年,我们子女面临的世界会怎样?》,文章从什么是教育,未来是什么样,2040的职业环境,孩子需要什么样教育这四方面做了叙述。
觉得很不错。先是转发了朋友圈。附上一段原文: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注意,是他本人的幸福,不是他家的,不是他们学校的。)而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
又转发给老公。
附了一句话:原来我是90后啊。
源于作者一句:在中国,90后才是真正开始追求幸福的一代。
没想到,俩人开展了大辩论。
李雷:写得不错。但是里面观点不一定对。太长了,看他的文章感觉像在凑字数。
韩梅梅:未来超乎我们想象,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就像父母三十岁无法想象他们六十岁的中国。
李雷:社会发展了。美国三十年前和现在差不多。
韩梅梅:你说的物质生活,其他呢?
李雷:物质决定精神。物质到了一定层次,物质丰富以后。相对会变化少。
韩梅梅:对呀,人家对精神的追求,也比我们早了好些年。
李雷:上一代的问题,甚至这一代还会碰到。因为国家估计都是,所以才有了弗洛伊德。
韩梅梅:科技很飞速的。
李雷:我们国家产生不了(弗洛伊德),因为物质技术达不到,到以前没有那么多抑郁,因为吃不饱。
韩梅梅:我要买《未来简史》。
李雷:抑郁都是吃饱了撑的,想出来的病,对不对,我形容的。
韩梅梅:不是没那么多,是不在意,顾不上。
李雷:买吧。
韩梅梅:那是你不理解抑郁,他连吃的欲望都没……行为意志不能自控
李雷:呵呵,时代变了,只能以现在的想法去理解了。以前一定不会不想吃,天天想着能吃个肉。
韩梅梅:哈哈哈,太绝对了你。
李雷:你没有体会,所以才认为绝对。家里放着《生命册》,你可以看看,里面有很多故事。那才是真正的中原大地的生活。
韩梅梅:你找的故事,都是以你熟悉的体验来的。
李雷:当然了,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韩梅梅:对,所以,也并不是中原大地的所有面向。提醒我了,写作遵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才能打动人。让有类似经历或情感的人,有共鸣;生活迥异的人,打开一扇窗。各色人等,丰富自己没过的人生。哈哈,我太智慧了。
李雷:嗯。是啊,总能找到共鸣。
韩梅梅:刚才看王阳明,我要越来越做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