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寝室一共四个姑娘。
小A来自西北部一个省会城市,属于一般家境,还有个弟弟,家里似乎还有点重男轻女的意思。
小B来自西南一个大省的三线城市,在当地家境不错,不过跟别的地方一比也就一般。
小C属于华北一个省份的省会城市,家境优越,家里是做生意的,还是进出口贸易类的大庄生意。
小D属于一户职工家庭的小孩,家境中等,普通平凡。
小A从上大学开始,就展露出明显的目标:赚钱。她前前后后做了三份家教,其中一段时间还要赶场做两场家教,有一份家教做公交车得一个小时才能到。每次她回来,就摊在床上大喊累,感叹生活不容易。我们也劝她少做一些,她应着,可是从来也没中断过。
后来,小A还在华莱士、肯德基打过工,在学校附近的一个餐厅打过工。后来找了一个男朋友,大约家境比小A还要糟糕些,但是人挺勤奋。于是两个人一起赚钱,省着花。
她曾跟男朋友分过无数次手,但最后还是结了婚。我们当初也都出奇一致地劝她不要分,现在想来,大约旁人也都觉得以她的条件,找这样的一个男朋友也差不多了。毕竟我们的小A长的也一般,家境也一般,只要两个人努力,日子应该还不错。说到底,门当户对的思想还是潜移默化地存在。
小B的感情史也比较波澜,前男友是个外校的学长,后来研究生非考到我们学校来了,还是隔壁楼。这跟小B抬头不见低头见地,总是多少会掀起她的一丝波澜,她常常感慨:“如果当初没有分手”“也不行,不合适,性格不合适”。于是,在小B的纠结中他们最终也没能复合。小B后来找了个男朋友,人高马大也很踏实勤奋,只是一点不好:家里有好几个弟弟妹妹还在读书,而且这些弟弟妹妹并不争气,他妈妈又护着小的,于是总是让小B的男朋友把打工的钱寄回家给弟弟妹妹读书用、
小B很担心以后成家后,还要拖着他的几个弟弟妹妹生活。这个原因,逐渐演化成各种口角和矛盾,分分合合很多回,直到毕业也没有个定论。后来,直到小B嫁给了他们当地一个比较有本事的人家,我们才知道这故事的结局。小B大概觉得我们都是见证过她爱情故事的人,而且我们跟她的那个男朋友也熟悉,让我们去参加婚礼大家都尴尬,索性都没有通知我们。
小C是我很佩服的人,遇见她。我才知道,有一种女孩子看起来漫不经心、咋咋呼呼,其实做人做事十分明白,不走弯路。有一次,我们在讨论考研。那时,考公务员、考研究生,很多人都是报着随波的心态,于是复习也没有背水一战的架势。这种犹犹豫豫的备考态度,让很多人都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都没有捞到。而小C不一样,当寝室乃至班级里大半人都处在这种捧着考研书的时候,她能抵住压力,毅然去找了一份电视台的实习工作,只因为她喜欢跟文字打交道。
我设身处地地想过,如果我身边所有人都在准备考研,我着实没有勇气走一条无人陪伴的路。
小D是普通人中不能再普通的一个,从小读书成绩优秀,只是有一个大缺点:没有好恶。这个没有好恶,比如学校排了不喜欢的课程,也去,去了也没什么收获;不敢像小C大胆翘课,选听自己喜欢的课程。比如学校安排了一个无意义的活动,小D很乖地写策划方案,很老实地去参加;而小C一副看透活动的性质,直接想了辙开溜了。
四个姑娘,就像《欢乐颂》里的各位。除了小C,其他三位姑娘都显得没什么自信,不敢选择,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选择,生活得小心翼翼。而小C有过人的胆识和不怕失败的资本,大部分的抉择都能明确说出自己的理由,生活出了自己的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