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努力了,就这样吧,挺好”、“哪有什么选择恐惧症,还不是因为穷”、“我已经是个废人了”、“我太难了……”。
上边这些句子大家应该都见过,在倍感生活困难和压力时,可能也用过,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行为,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丧”,丧文化有意义吗?
一旦人有了情绪,总会寻找一个宣泄口,无论这些情绪是快乐还是伤心。丧文化就是一种负面情绪的宣泄。
既然是宣泄,在上代人的生活中,为什么没有丧文化?他们的生活中就没有负面情绪?不是的。
上一代基本没有互联网,丧情绪基本上是单个人和单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传播,扩散范围很小。反观现在,基本上每个青年人都有接触网络的机会,可以通过各个平台表达自己的丧,这些“丧”会被很多人看到,产生共鸣,进而传播开来。
几年前,有人流传,90后是垮掉的一代,00后是没有希望的一代。但凡这样说的人,大抵都是上一代,至于为什么这么说,逃不过以下几点:吃饭挑剔,穿衣挑剔,出行挑剔,身体素质不行,痴迷游戏,没干过力气活。总结起来,就是90后和00后各方面件都娇生惯养,没经历过父辈那些艰难的岁月,吃不了苦。
少年强,则国强。在前几年,很多人都在质疑,年轻一代到底行吗?
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话了,因为种种现象表明,我们可以。虽然我们不从事农业,但我们从事工业,服务业;虽然我们和他们走的路不一样,但我们能行。
但我们也经历了上一代没经历过的东西。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经历了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就业困难、经济转型等种种压力,通过互联网,我们意识到,“社会险恶”。在学生时代,我们就开始有很强的意识——我要往上爬。
穷人总是要爬,往上爬,爬到富翁的地位,可是爬的人那么多,而路只有一条,十分拥挤。
为了成功,只能努力的爬,爬,爬。拼命高考,超时工作,熬夜加班,但传统努力已经难以实现生活的质变和阶层的上升了,下层通道往上层的空间逐渐已经堵塞。
年轻一代为什么选择做直播,做网红,甚至想做明星,因为这是一条通往富翁的路。相对于其它行业,付出相同的努力,你可以找到一个月收入五位数,六位数的工作吗?
谁人甘愿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到中年时,每个月拿着几K的工资,去承受来自房子,车子,孩子的压力,你愿意吗?
现在有很多人想去做网红,做直播,也有很多人在喷这种行为。有一件事是明确的,大家蜂拥做直播会给社会带来问题。但那些选择去做直播的人没有错,他们只是想改变自己的生活,而且这条路不犯法。
即使已经努力的爬,爬,爬,但他们依旧逃脱不了,压力大,挣钱难的现状,这时负面情绪就来了。在我们看来,网络是很好的发泄口。每个倍感生活压力的人,都喜欢在网上宣泄一下自己的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丧文化”可以称之为一种“平民文学”。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丧”是每一个普通青年的观点,情绪的表达,他们是当事人。也正因如此,青年都能共鸣,进而产生大范围的扩散。
丧代表的是每一位普通青年,丧是他们的标签。
丧文化是我们情绪的表达,是一种宣泄,但我觉得,我们不能永远只停留在丧上边。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行为属于抱怨,叫苦。猫捉老鼠,老鼠虽然吱吱吱叫得很响,但猫仍会毫不留情,我们虽然抱怨,但是生活还会对我们下手,你叫任你叫。
我们要奋起,去寻找出路,拿更多的精力去让自己成功。当我们忙于自己的工作/事业的时候,这种丧就会减少。
我希望大家可以从丧发展为,生活虽然很苦,但我太忙了,懒得去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