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7-10-16 小鱼儿 余歌演说
为什么有的演讲者总能引起广大的共鸣,甚至激励群众在艰难的时刻做出行动,而有的演讲者却只能感动自己?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极为推崇的演讲教练比尔发现,演讲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在台上的表现是否无懈可击,而在于你是否与听众建立了连接。最通俗易懂的解释连接,就是互动。
昨天一个网商老板要参加一场阿里巴巴组织的新外贸人演讲比赛,长达30分钟的演讲,她自己都担心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听众完全听不下去,变成一个人的独角戏。于是她向我求助,如何在开场和演讲过程中调动听众的情绪。我跟她分享了5个秘诀。
令人惊喜的是,决赛当天,尽管最后一个出场,在听众都已略带倦意的情况下,她出彩的表现依然征服了全场,最终获得最佳舞台影响力奖。
想要打动你的听众,告别自High,先从以下五步开始。
先问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提高你的演讲能力?
对我的工作有利对我的职业发展很重要;
我想表达我的想法,让员工明白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不想演讲时恐惧,脸红心跳、惴惴不安,让大家看出我的紧张;
如果说上面的想法有什么共同点,那恐怕是这些都是理性的声音,是大脑告诉我们“我应该这么做”,就像“我想减肥”“我想戒烟”……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Nothing!你恐怕坚持不了哪怕一周,然后你的动力就逐渐消失了。因为理性的动力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做出改变。
现在回想一下你一生中做过的改变,不管大小、主动被动,所有的改变都是在感性的力量下做出的,理性和逻辑只是我们做出决定的基础,而要立下“宏图伟志”,实现目标,就需要感性上的动力。
提高演讲能力是为了:
我想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让人觉得我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我想要让自己的品牌被更多人知道,帮助更多人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想要我的团队认可我的价值观,让客户信任我的产品;
这才是你提升演讲能力的开始键,即下定决心要做出的真正改变。
一.忽略你自己
公众演讲者最大的障碍是“担心自己犯错”,为了避免自己犯错,我们会一遍一遍地去背诵我们的演讲内容,把它练到自己觉得“完美”为止。
这没有错,不过你换个角度想想,你参加过多少“完美”的无聊讲座、“完美”的无聊会议,演讲者的表演都很完美,但你仍然会觉得很无聊,因为演讲的内容跟你没有半点关系。
所以,反复演练的前一步是“忽略你自己”,关注“你的听众”,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记住的内容分享出去”,因为听众只关注“从你的演讲中收获了什么”。
我们常说,人们不是为了听你演讲而来,人们是为了你能带给他什么好处而来,这个信息的获取渠道是你的演讲。
二.减少信息过滤
现在,你的大脑一天内涌入的信息比生活在中世纪的人们一年掌握的还要多,除了来自外界的信息,你的大脑每天还要处理10000到12000条想法。
为了保证大脑不会死机,它会自动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这种过滤功能,从我们上学起就开始锻炼,好像我们上了一堂课,结果大部分内容都没有听进去……
通常商业场合中,信息过滤的比例在60%甚至更高,而训练有素的演讲者则是在努力争取信息通过滤镜的比例。当你确定了演讲主题,在有限的演讲时间内,一定要安排对听众最有帮助最有价值的内容点。
举例:
余歌《演说思维》的课堂,【自我营销五步法】是训练我们学讲产品、梳理项目的。特别适合于项目说明会、招商路演等。甚至可以用作公司内部业务员的培训,因为一流的业务员首先应该是对自己的产品、公司、品牌十分的了解以及专业。
但我们发现,太多人很少去研究自己的产品了,或者说很少去研究怎么可以把它介绍的更好。一次, 一个品牌领导人在课堂上做训练,老师当场帮他梳理:
“你的主打产品是什么”
“有很多”
“那精准客户是谁?”
“很多啊。男女老少都可以吃,保健的,护肤的都有......“
你有没有发现,这是我们一贯的说法,别人问你是做什么的,你总是自己知道却讲不清楚,这是因为我们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不懂得精简和删除无效信息。
当时,余歌老师对她说了8个字令她受益匪浅:“多就是无,少就是多“。因为短时间内听众获取信息的容量有限,你讲的太多没有焦点等于没说。如果你只分享一种独特的优势或一款极具竞争力的产品,而把你的演讲时间都聚焦在这一点上,我想听众对你的印象一定更深刻。
三.弱势语言,删掉!
“让我说说我的观点”“让我补充一句,换句话说”“知道我的意思吗”“我的意思是“……以上语言有任何意义吗?听到这些话我们只会转转眼珠。
如果你的开场20秒种都是这样的语言,那么接下来的几分钟,观众会加大对你提供信息的过滤比例。
这些没有意义的“弱势语言”就像白开水一样,稀释了你表达信息的力度。按下“delete”键,你的话语会更加精辟,字字玑珠。包括一些语气词、缀词、重复的话语都属于“弱势语言”。
四 .制造场景
人的大脑并不用词语或者数字进行思考,而是一听到就把它们转化成图像或者情绪,以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就像脑中存了部电影一样。
然后,当我们想说话时,我们将自己的思维重新转化为词语和数字。词汇与数字才是人类经过长期创造形成的抽象概念。
如果你想要触发听众的情绪,试着让你的语言构建出画面,唤醒情感,那么表达力度也会翻倍。尤其是在你开场白的时候,应该构建一个场景或者用一个画面将人物引入故事。这一点我推荐大家浏览我们前几天刚刚发出的一篇文章 (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演讲者! )有关于情景演讲的重点概述。
五.寻求反馈
频繁的演讲只能让你保持已有的水平,却不能提升自己。
在一次汇聚了柯林·鲍威尔将军,媒体人阿里安娜·赫芬顿等各界名流以及所有健在的美国总统的关注美国未来的总统峰会中,超级畅销书作家托尼·罗宾斯受邀发表一场演讲,薪酬为12.5万美元。
有人问他如何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他告诉了一条捷径。就是在演讲之后随机挑选一些观众,把他们请到一边问一两个问题“你觉得这次演讲中最好的部分是什么”“这次演讲有什么不足”,然后促使他们抛开礼数,给出真实的答案。
托尼会根据大家的反馈改进下次的演讲,渐渐地,他的演讲事业有了质的飞跃。
余歌老师说: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点、独特的价值主张你必须要用你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你独特的个人符号,你的同类、同好会迅速地与你连接,地域和时间不再是壁垒。沉默未必是金,演说将是连接一切的接口......
图片来源:《演说思维》课堂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