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第一个特性是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技术,也是各大项目在宣传时频繁使用的词汇。
去中心化是什么鬼?
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称之为去中心化。比如说微博、微信都是去中心化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可以去连接别人影响别人的节点,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中心对每个人不具备强制作用。
有人说微信和微博怎么能叫去中心化,发的内容还是会受到控制,还会被封账号。其实,微信和微博是实现了去中心化交流,但是由于它们的存储技术是中心化的,它的数据是可修改的,因此会让个体用户体验到它们不是去中心化的。这就是引起一个概念,中心化的数据库。
如何理解区块链的去中心化?
你看,我们不能稀里囫囵地去用去中心化来定义和理解区块链,比如我们知道了去中心化的定义,依然无法理解区块链。如何从去中心化的角度去理解区块链,就需要回归到区块链的定义,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技术是去中心化的,也就意味着去中心化仅适用于它的数据存储。火币网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新浪科技发布的《2014—2016全球比特币发展研究报告》中说,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例如比特币就是一个分布式账本,而账本其实就是数据。
所以,我们判断某个项目是不是区块链的时候,可以首先用去中心化的特性去判断?我们可以很确定,只有一个中心服务器或者节点的,或者几个的,那个肯定不是区块链。去中心化存储对数据库的要求是要有众多存储节点,各节点高度自治,且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同时存储节点之间连接不是非线性因果关系。想想前段时间超级火爆的EOS节点投票是不是这样捏。
去中心化数据库有啥用?
就是数据运算和存储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数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数据存储方案,没有任何一个非中心节点可以单独记录数据(你的微信上不可能存储所有节点的数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数据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
去中心化就没毛病吗?
我们有万能且横穿宇宙都适用的“双刃剑”原理去理解去中心化,就可以分分钟地知道,去中心化必然有毛病。举个我们在政治课上学到的知识,我们国家体制的优越性之一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快速应对种种特大自然灾害等等,中心化决策的速度可以把去中心化的决策速度秒成渣吧。
既然有不足,那就不可能哪都能用。理解这一点,你就能理解为啥有大牛说现在有很多项目以后会归零。因为,确实有一部分项目想用区块链解决的问题是属于没事找事的画蛇添足。一个企业的内部记账系统需要去中心化?你同意,老板同意吗?
再来一个“高能”观点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数据库(系统)是放在非安全环境中的。此观点来源于信息化论博士maxdeath(知乎名称),点此可以察看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290469/answer/167477833
怎么理解?我下次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