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乐莹,大学毕业十年,宅在家啃老的废柴姑娘。她臃肿的身形,几乎为零的社交,是我们避之不及的样子。
妹妹的冷眼,闺蜜和男友的情感背叛,暗恋对象的利用,恶意剪辑的采访,杜乐莹仿佛一直被生活摁在地上暴揍。
以为拳击教练昊坤是救赎,付出真心,预支工资为昊坤赢得比赛资格,支持他备赛,却不曾想被利用个彻底,连个对象的身份都不肯施舍。把救赎的希望投射到旁人身上,终归是场豪赌。
杜乐莹虽然活得很糟糕,但对这个世界依然善良待之。可残酷的是,一事无成的人似乎连善良都会变得廉价。
被妹妹揍了一顿,依然会把名下房产过户给妹妹,因为妹妹说要给孩子解决就学;最好的闺蜜撬走男友,依旧会以伴娘身份参加婚礼,因为闺蜜说不想自己做实小三的身份。
乐莹对父亲说,如果有一个大苹果、一个小苹果,朋友要,我会都给,但杜乐莹朋友并没有珍视她。
乐莹活得憋屈,她选择了跳楼,可一身肉的她不仅没死成,明明很痛,身上却不见伤。
杜乐莹在看昊坤比赛的时候,感受当专注于一件事,会屏蔽外界的声音。这是一种忘记糟糕的生活,自我疗伤的方式吧!
打拳击在乐莹心里悄悄种下了,她决心要参加拳击赛。
拳击是小众爱好,杜乐莹专注于打拳,教练的第一反应是她为了减肥锻炼,一开始把她要参加拳击比赛当成玩笑。
妹妹乐丹,听说她打拳减肥瘦了,劝她赶紧找个好男人。可是杜乐莹的想法很简单,完成一场比赛,感受一下与对手的拥抱。
经历了春夏秋冬,乐莹瘦下来了,也具备了参赛的身体素质。在一名选手退赛的际遇下,参加了正式比赛。
乐莹的对手是战绩斐然的选手,她打的很辛苦,基本是被动挨打的程度。
最后乐莹还是输掉了比赛。
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哪有那么多逆袭。纵然你很努力了也还是输。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胜利不是只有一种结果,或许并不一定要赢得比赛,能坚持整场拳击赛就是胜利。过程比结果还要重要,虽败犹荣,因为来过,经历过。
电影把很多情感和生活节奏混剪在两个小时内,很难做到人物精致演绎。
贾玲用一年的时间不仅减重100斤,还完成了一部电影。只要足够专注,一年的时间很短,但一年的力量无比强大。
这是电影赢得三十亿票房的最大卖点。
如果贾玲不是自己真实地超级减重拍完电影的话,假如用一个替身来表演减重后的乐莹,很难说电影还会不会有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