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静下心来认真的看书,是最近几年的事,有时会时不时问自己,这些年都在忙什么?朋友开玩笑的说,时间都到孩子哪里去了,也许吧!提笔认真写读后感这是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吧,为了我们第一次的读书会圆满成功,时间关系,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也是如今社会最热门的三点之一。。。
首先:关于新价值。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我们这一代人正是社会的主力军,三十多年来,社会的发展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高中时代的我们,肯定没有几人能预测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朋友经常会开玩笑说,当年我买了一支绩优股,哈哈。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回首往事,我觉得我只是一个考试的机器,而我是这批机器里最大的受害者,在考试机这条路上我走了很多弯路,但我又不得不走。初高中的生活里,我无数次的问自己,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曾经想着怎么去死,荣誉和奖状都不是我想要的,以至于有一天我把所有的奖状一把火全烧了。后来当我慢慢的从迷茫中走出来后,我才明白,所有这些都是来自社会和家庭给我的压力,我的人生之路我没有选择的权利,这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一味的追求物化的东西,很少关心人性和情感的东西。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每一个角色有他自己的定位,有着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够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而不是追求一样。。。
其次 :关于新信仰。知识并不等同于智慧,知识没有办法解答信仰的问题。我们常常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智慧,这种智慧也会变成我们的信仰。心经中有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其中“行深”就强调实践。关于信仰其实与知识的多少关系不大,反而教育程度不高的人很容易会有信仰,会认为:“我知道的,我就去做”。我一直很喜欢“行深”这两个字,尤其是“深”,很多时候,我喜欢不断检讨自己,有时候做了,但可能做的不够,就是行不深。很赞同老子的信仰:是婴儿,他认为婴儿是最圆满的状态,无所求,无所缺。在信仰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走很多路。。。
最后:爱与情。在临终的时刻,怎么看待自己这一生爱的功课,会是一个圆满的分数,或者是不及格,甚至零分?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的爱都未曾逃离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爱是人生的一个课题,没有现成可以复制的。每个人对爱的理解和渴求都是不同的。陆小曼一辈子活得旁若无人,逍遥自在,却从来没有得到世俗的两情相悦和现世安稳。多情善感的她渴慕一个既有很多很多钱,又有很多很多爱的人,只是,有很多很多爱的人往往挣不到很多很多钱,而有很多很多钱的人又付不出很多很多爱,她的痛苦似乎早已注定。而林徽因在人生的经营中,付出了远超寻常女子的努力与勤奋,她爱得聪明之处便在于此:她早早明白了嫁给一个人,便是嫁给一个家庭。在爱情中,有多少如萧红一般的女子,丢失了自己,丢失了原先的爱。情感世界最终的赢家,无不是坦然处之,顺其自然,全情享受的高人。爱是享受,而非依赖。永远做自己,而不是你以为别人会喜欢的那个人。 当然世上真有懂得欣赏女人的优点,包容女人的弱点,发觉女人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潜能与才华,把女人挖掘成一座宝库,这不是靠女人调教就能调教得成的,比如张伯驹之于潘素。也许在爱与情的道路上,除了有珍惜还应该有成全!
关于这本书,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读,去学习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