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樊登读书会的推荐的书籍《第3选择》,收获很大,在听完4遍后,今天非常感兴趣的复盘。
这本书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他是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得到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特别接见,是前总统克林顿倚重的顾问,《经济学人》杂志推举其为“最具前瞻性的管理思想家”。
这本书也可以被认为是他写的最好的一本。他的成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影响了全球大量成功人士。该书曾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5年之久,这本书书销量过亿册,并被翻译成28种语言出版。
他把之前的7个习惯浓缩成一件事,那就是随时随地能够做出“第3选择”。你可以把“第3选择”当做一种人生信仰,也可以仅仅当做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件事都存在第3选择,每个人都有第3选择的能力;
要解决最棘手的问题,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思路;
第3选择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
我们的面前总是充满难解、看似无解的问题。于是我们失望、决定放弃,或勉强接受一些最终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很糟的妥协。
面对任何问题,大家惯用的第1选择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2选择就是按照"你"的方式来进行。冲突点往往就在于,到底是你的选项比较好,还是我的。因此,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人觉得受伤或牺牲。史蒂芬·柯维指出,这时不妨考虑第3选择:超越你的或我的方式,设法找到更高明、更好的方法,让双方都能从冲突中找到一条出路,称之为"第3选择"(The 3rd Alternative)。
这本书是用来解决一切问题的。
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的权利。
如果你真的足够主动积极,愿意相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并且愿意把自己所学应用到生活中,那么这本书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这本书将帮助你:处理婚姻问题;解决工作难题;面对孩子的问题;走出财务困境;帮客户解决问题;处理可能会打官司的问题……
一位父亲一夜之间挽救了自己抑郁多年的女儿;
一位警察局长将加拿大首都的青少年犯罪率减半;
一对夫妻曾经彼此几乎无话可说,而今笑对过往艰辛;
一个团队将纽约时代广场从藏污纳垢的场所打造为北美顶级观光胜地;
举例:
一位父亲如何处理女儿与吸毒者交往的事情,父亲特别担心,但直接要求女儿远离他的吸毒者朋友一定会引发大量争吵。
父亲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问女儿“告诉我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吧。
女儿说“你关心的只有你自己,你只不过不想有一个吸毒的女儿,因为那会让你没面子!”
当然,女儿这样讲不公平,但父亲放下了关于公平的想法,
而是说:“难为你了。
”过了一会,女儿说“我觉得很孤独,你们都很忙,我没有朋友,他俩是我唯一可以说话的人。”
这时你可以反驳,但这位父亲只是反映了女儿的情感
父亲说“所以你真的很依赖他们俩。”
女儿接着说了自己对于吸毒的看法,“他们吸毒的样子真可怕,我很担心他们。
”父亲说“看到你的朋友受苦,你一定很难受。”
就这样,父亲和女儿逐渐达成协同,因为女儿说:“我不知道,如果我也这样会怎样?”
孩子有时候说话是会伤人的,但你要知道他们的伤害只是针对他们的情绪而并非针对你。如果你针锋相对地反击,虽然寻求了公平,但丧失了获得第3选择的机会。
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的权利。
举例2:头脑风暴的原则在于“不批评”,让大家畅所欲言。
2000年左右, 招商银行的分行长召集下面支行行长培训,进行“头脑风暴”训练,题目是“如何提高咱们招行客户的满意度“。
刚开始,有一位支行行长说:那就让不满意的客户别来招行,咱们满意度就提升了。
当时分行行长就有些不高兴,心里说“你这叫解决问题吗”,你这头脑风暴有意义吗?
但一开始,领导就把第一位发言的行长批评一顿,还会有人继续发言吗?忍下了。
到后来,大家的好主意越来越多,收获很大,领导对第一位发言的那位一直不理解,就让那位行长重新解释“让不满意的客户别来招行,咱们满意度就提升了”的原因及方法。
作为下属的支行行长说:我觉得我们用户的满意率低,主要是咱们顾客的层次比较低,大部分是些老头老太太来交水电费、电话费,由于年龄原因,客户视力、听力不好,与营业员交流效率低,存款数量不大,不是优质客户,他们这个群体,我们不应当把他们当做主要服务对象,让他们不来,把宝贵的资源精力服务给VIP客户,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分行领导眼前一亮,如果是开始时就把他“踢回去”,这就丢掉了一个好主意。
这真是 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的权利。
建议大家反复阅读并践行《第3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