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行道上,听到隐隐的音乐声,回头看,看到路灯下昂首行进的健步队伍了。
很快走近了,统一红色着装的,都超不过二十人,排成短短的两列,杂牌军根本没有。
有个红装人朝我们挥手,我和老公自觉地跟在后面。连着走了几日,体力明显得到改善,至少能跟上队伍了,不再是气喘吁吁地追赶。今晚还能踏在节拍上了,与音乐同进退,这种感觉很爽。
跟着激昂音乐,甩开双臂,全队人一个节拍走,能感觉到生出一股气势。可刚感觉出来,一放松脚步又出错了。
自个在队伍里,简直就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你就是在乱走。”身后的老公一脸怪异地说。
没办法,这是多年积习,哪能说改就改了的。要坚持,只能自己给自己打气。
一直习惯笨鸟先飞哈,学习向前赶,提前学或多学一会,考试就能距离一百分更近一点。走路也是,自己步幅小,就提升步速哈,至少不至于掉队。
可健步走就不行了,要求的是步调一致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了老担心自己掉队,拖了队伍后腿,要稍微靠前面一点才放心,可放心了,步速慢下来,又落后了,再加快速度,脚步早不在节拍上了。
一路上都在这般的纠结与调整中,好不辛苦——原来自己都不会走路!
今晚走得很放松,一路上跟着节拍,大踏步向前走,双腿有劲,步幅自然大了,呼吸匀称,很舒爽哈。
前面是一男子,中等身材,偏瘦,看走路轻松样年纪不到四十吧,背微驼,我在后面看着,老是有种想用熨斗熨平的冲动。
渐渐发现这人太神奇。他双臂微屈,摆动起来像只螃蟹,又像刚学会走的孩子,摇摇晃晃往前冲。所以走路不紧不慢,甚至还要慢些。
抬起脚,划过脚下空间,按那速度,一定会乱了节拍的,可明明看到要落到节拍外了,偏偏脚步落地,正好踏在节拍上。又慢慢抬脚,再落脚……快点,就要耽误了。真是邪门,落地的一刹那又正好在节拍点上。
我在后面看得一惊一乍,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变得乱了阵脚步。先调整好自己跟上大队伍。
再扭头,看一边的领队,背了音响的领队,是个红衣女子,看她走路就知道,这不是昨晚的领队。
昨晚,小小音响贴在那女子背上,似乎融为一体,双臂甩开,步调轻盈,四肢及全身都散发出一种韵律美,单有音乐或单有人的走步,都出不了这种境界。那是音乐融入到骨髓里的和谐,就是“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达成和谐,身心放松如入无物之境,方能达到最佳的状态,大自然尚且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里与家人,或在外与朋友,或在单位上与同事间,都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