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掐指一算,我虚岁32岁了,也正值中青年的档口。不过说到中年危机还不至于,唯一危机的就是还没有幸福的婚姻。但是套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我从来不想单身,但我预感我会晚婚。
昨晚看了两集《都挺好》,目前收视率、评分都挺高的电视剧。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明哲正值中年危机时刻,在美国工作生活、却因为软弱的性格,不和谐的同事关系,被公司裁员,面临房贷、小孩教育、生活费用、父亲的赡养等压力,生活混沌潦倒。
那么到了35-45岁(不知道严格的限定岁数),是否真的就进入了危机的困境中呢?今日读到的文章颠覆了我这错误的想法。
首先:人到中年,的确在体力、精力、视力、身体状况等感官能力方面不如青年。但是他们的认真能力却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并且有可能已经到达巅峰的状态哦。比如突出的就是沟通能力、逻辑能力、思维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等哈。
其次:人到中年该干些什么?我们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对我们的大脑进行投资。我们青年时,对我们自己的大脑投资;中年时,我们有了自己的后代,随之开始我们对子女进行“亲本投资”。这包括物质上的,更包括知识信息上的投资。一方面,父母的基因传承给了子女,另一方面父母和长辈的教育、传授也让我们快速的、大量的学习到了很多很多信息。
再次:面对中年,我们该如何做?要么咱们充分发挥中年优势,创造更多的价值。要么咱们顺应自然,承担更多的子女投资的责任。这两种生活都没有错,看你自己的选择。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