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管理当有同理心

关于手机的问题,今日的情势已经不同于十年前。手机曾经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而今天手机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曾经我对学生的手机,是每见必收的。但是现在我不会再这么做,其实凡是规定,都要从同理心出发。在今天这个时代,我出门可以不带钱,但是不能没有手机。无论是吃饭付款,工作会议,朋友邀约,还是维系社会联系,没有手机就等于孤立无援。

   我们作为有家庭孩子的成年人又是教师,几人能做到晚上回家关机,不看微信,不看视频,不玩游戏,又有几人能够一日无手机,或者一周没有手机。我个人现在做不到。那父母能不能做到,恐怕也未必。即使抛开所谓工作上的需要,我们也无法摆脱手机。高中生至少还有一半是孩子,一个要求孩子比要求成人还严苛的社会,恐怕不值得称赞。

所以,我同意曹老师偶尔收走手机的做法,而对她努力发掘手机正能量的尝试大声的叫好。我们要自己去尝试,在生活中发现人玩手机而不是手机玩人的生活方式,然后才能给孩子们指定规则,指明方向。

所以,家长不配合,其实是家长自己做不到。要改变我们的学生,已经不是易事,要改变家长,只有靠天地造化的神功了。事实是,更多的事我们要另寻他途,自己努力了。

手机和游戏不是洪水猛兽,沉迷其中的孩子必有其更深层的心理因素和家庭背景,并非简单的收走就可以解决,就和戒酒戒毒一样。而至于有限度的偶尔玩玩,不这么做的孩子,可能很难融入现在学生的社交圈子,反而会成为异类。社交无能,是比手机更危险的事情,指向的是校园霸凌或者孤独忧郁,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随着电子产品时代的飞速而至,国人似乎一夜之间被惊呆了,不仅惊奇于它的强大功能,更惊奇于它的魔力和诱惑,特别是智能手...
    華文阅读 750评论 0 2
  • 在中国篮球和美国篮球产生交集的磁力场中,姚明绝对堪称以一己之力促进NBA在中国的跨越式爆发式发展。 回首姚明在休斯...
    体育新生活阅读 856评论 0 0
  • 各组最佳文章推荐: 1、销售小组:覃鹃——姑娘,别用仅有的一次生命去做一场必输无疑的赌博 2、金融小组:李鑫——你...
    左非阅读 247评论 0 0
  • 成年人都是这样吗 话到嘴边又咽下去 你说是成熟 可我心底却在为这种所谓的成熟默默的哭泣
    A明月婵娟阅读 10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