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20岁就死了,70岁才埋!我们是活了一年,还是一天?却重复了365次?
去见你想见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你未老。
之前看见过这么一个段子:
28岁,你在遇见了一个和你遭遇差不多的姑娘。你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她说你还不错,你喝了一口可乐说:你也是。你还不确定喜不喜欢她,双方家长就已经摆好了订婚宴。结婚的前一周,你和朋友出去喝酒你说,不想结婚。朋友说,你啊,就是想太多,谁还不是这么过来的?
……
29~74岁之间大致内容是写有了孩子以后,为了孩子和家庭对妻子、对工作、对社会的处处忍让和妥协,这里不再赘述。
75岁,你在医院的的病床上。身边聚满了人,你迷迷糊糊的看见医生摇了摇头。周围的那些人神情肃然你明白,你要死掉了,但你没有丝害怕。你突然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你想起30岁的那场婚礼。也许,那时候,就死掉了吧。按照惯例,死亡前的三秒,大脑要走马灯。倒叙你这75个年头走过的日子。画面一张一张的过。一秒,两秒。两秒过去了,你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两秒的回忆。第三秒,突然你笑了。原来你回到了15岁的那一年。你看见一个男孩。叼着一袋牛奶,背着书包。从另一个女孩儿家的阳台下走过。那个男孩儿朝窗户里看了看。那是15岁,你暗恋的女孩子。你想不起来她长什么样子了……
三秒过去了,身边的人开始嚎啕大哭,你可能听不清了。你最后听到了嘈杂的声音,好像是一群十五六的少年在起哄的说:“答应他!答应他!答应他!”
或许是多愁善感的缘故,我仔细看完这个段子的时候,真的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有人说,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感同身受,我们所遭遇的和经历过的都不相同,所以不存在感同身受这么一说。这么说并非没有道理,不过我仍然相信,在某个时刻、某个特殊环境之下,一个人是可以走到另一个人的心里的。这也正是文字的魅力所在。
段子里的缩影人生仿佛一个泥潭,让我陷入无尽深渊之中,整个人变得很无力。我认真思考过,如果人的一生就这样度过,活着是否还有意义?我看到过网友的争论,有的人说人间不值得,如果像段子里那样过完一生,是对生命最大的辜负!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觉得,其实能像段子里的那样一生无病无灾妻儿皆在的走完生命这段旅途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我不太相信宿命,我觉得人既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一定会有自己想做的事。只要有独立的人格,个体的思想思维就是独一无二的,是独特的完整灵魂。每一个独立的灵魂总会有自己的梦想,也许,因为现实的物质,很多人已经把梦想放下,甚至揉碎。
是啊!现实有太多无奈,梦想或许只是小朋友的专属。成年人的世界里有永远加不完的班,永远做不完的家务,永远停不下的路途和脚步,永远止不住的抱怨与争吵……
可是,每当深夜辗转反侧的时候,我总想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
即使生活将我踩在脚下,我还是会去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有没有成就其实并没有多大关系了。我只想在我所热爱的道路上多走两步,走远一点。因为我不想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才感慨原来我还有那么多兴趣爱好没有去尝试,没有在自己所热爱的道路上多走一走,没有为自己真正的活过。
无论生活多么琐碎,事业多么繁忙,总是可以停下来的。地球从不因为少了某个人就停止转动,只要想,就一定能抽出时间。
偶尔给自己放个假,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想见的人,趁我们还年轻,趁还有无数可能!
20岁那年买得起10岁那年买不起的玩具,可却没了当初那般期待感;
30岁那年有勇气去追20岁那年不敢追的女孩,可女孩早已为人妇多年;
40岁那年想再去珍惜30岁那年该珍惜的朋友,可却已经疏远多年……
人生就是这样,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再也不会做了。有些梦,现在不追,以后再也追不上了。
不留遗憾,为自己而活吧!哪怕只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