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提到,独生子女,不敢死,不敢远嫁,特想赚钱。我轻叹一声,我不是独生子女,也是如此境地。我来自农村,小学开始,那时候成绩优异的自己就被告知,长大有出息,一定好好孝顺父母,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这么多年不容易,一定要让父母享福,到时候家里人都跟着你沾光。那时的自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是自己前进的动力。甚至有很多农村家庭都认为家里只要供出一个大学生,以后的生活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改变,那就是你不争气,白花了那么多钱和那么多年的时光。随着慢慢长大,视野越来越大,选择越来越多,纠结越来越多,背上的壳越来越重。即使读研读博不再需要家人支持,仍然要背负指责,总有人提醒你还不挣钱,爸妈又得多熬几年苦日子。即使实习公司有很大提升空间,仍会让你知难而退,那份只够养活自己的薪水,担不起一家人的期望。被那井口的天空限制了选择的十八岁,即使到了自立的年纪,仍然不敢尝试多种选择的二十八岁。不敢出国怕给家里增加负担,不敢创业,怕自己失败,断了家里财源。就这样,不敢辞职,不敢重新开始,不敢选择挑战,不敢不稳定,不敢离家远,不敢做自己。
你拼了命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而身上的壳也越来越厚。家人认为,你那么有本事,一定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一句话就可以帮助没有一技之长的哥哥找一份稳定工作,多跑几次就可以为亲人的病找到最好的专家。“这事就靠你了,这个家就靠你了。”这是最不敢听的话。前段时间父亲患病,我身心疲惫。因为我在这个城市工作,家人理所当然认为,我可以找到专家,把一切安排好,但是他们所看到的一切,是我打了几十个电话,欠了好几个人情,又找机会跟人家见面说好话送东西,才换来的。住院期间,我这个所谓的大学生,永远是被推到最前面的,签字,拿报告,谈话,入院出院,都要等我去办。甚至是住院费用也是如此,总是觉得自己挣钱比他们容易些,至少不用烈日下流血流汗,总觉得当初家人为了让我上学都在辛苦挣钱,自己恨不能把所有困难接住。这样一来,慢慢地,家里的大事都成了我一个人的事,其他人已经习惯了我去操办一切,自己也习惯成为那个理应回馈家人的“负债人”。我想《欢乐颂》中樊胜美的父母对待樊胜美不全是“重男轻女”的问题,也折射了中国家庭最常见的“欺强扶弱”。
可是,你们不知道,我一定要埋头苦学考到第一名,才不会被关系户挤掉,有一份普通的工作。你们也不知道,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要踩破多少个门槛,才能追上同事几个电话的业绩。你们更不知道,一句求人办事的话,我要记十年才有能力还人情债。这些你们认为的“理所当然”一直是我“竭尽全力”才可以做到。有时候我们承担的不只是像独生子女一样的赡养义务,还是一个大家庭的责任绑架。
我们始终是一个负债人的角色,负重前行,不敢后退,不敢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