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第一章---抓开头,感悟颇多。管老师用幽默的、接地气的语言为我们管理班级支妙招。在书中,管老师提到的诸多问题:不写作业、进入叛逆期、与家长沟通的技巧,遇到难说话的家长怎么处理,开学不论带新班还是半路接班,该怎样给学生留下第一印象等等,相信这是作为老师、班主任会经常遇到的难解决的棘手问题。但在管老师这里,这些都成了教育孩子的机会。在每星期出一份发表学生作文的报纸时,管老师勇于创新,把报刊名称改为《扬帆起航》,这样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学生越来越有成就感。看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要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为孩子的进步创造时机。那在选小助手时,更明确指出要找那些做事利索、更愿意为班集体做出贡献的同学。班干部、小助手选的好,他们会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不但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能使班主任老师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抽出身来。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我以前带的班级中,体育委员就是一个老师眼中的超级合格的小助手。比如每次期中、期末考试之前,他都会提前告诉妈妈,“明天下午晚会儿接我,我们要考试了,老师应该会把我留下打扫教室,贴考好的”他就是把考试之前的准备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情来做。更是把班级中的事物当成了自己家的事来做。几乎每次放学后,他都陪着值日生打扫完卫生才走,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得看看他们打扫干净了吗,卫生工具有没有摆整齐,有没有拉闸断电”每次他走之前都会来我的办公室一趟,每次都是来汇报“老师,我们打扫完卫生了,窗户关了,拉闸了,我们把垃圾带下楼,我们就走了哈,老师再见”这些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不简单的工作,他每天都在用心的做着,不厌其烦。正是有了这样一位负责任的小助手,让我工作轻松了不少。
在与家长沟通交流中,管老师的小妙招对于我来说更是雪中送碳,不善交际的我,最犯怵的就是与家长打交道,记得刚参加工作的两年,工作有热情,对孩子有耐心,可是就是因为缺乏沟通的技巧,经常被一些难缠的家长气哭。关于与家长打交道,前提我们要备足功课。如果是半路接班,要提前向前任班主任了解家长情况,哪些家长是“闹过事儿”的家长,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哪些孩子属于特殊家庭,例如:单亲、离异、重组家庭。提前做好准备不但利于与家长沟通,更有利于我们在校以怎样的态度、语气跟孩子说话。特殊家庭的孩子与家庭和睦养大的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缺乏安全感,也就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要,需求得不到满足,哪有心思安心学习呢?第三就是了解有没有处尊居显的家长,这类家长自我感觉很优越,聊天一句不合就找领导,总是喜欢对老师的教育或者班级事务的处理指手画脚。对于这类家长我们更要三思而后行,避免祸从口出。记得前几天因为学生搬牛奶的事情,一个家长找我说孩子感觉累、搬不动,能不能换个人搬或者轮流搬。但是在班内,我把这个孩子叫过来跟他提到这件事,没想到孩子言辞恳切的说“老师,我能搬动,我不累”,最后我没有换人,而是在班内对这个孩子为班级做出的贡献进行了表扬,并号召其他同学也要向他学习,为班级做贡献,贵在坚持。孩子得到了表扬、激励很是有成就感,我不了解孩子跟妈妈是怎么沟通的,只是从那之后孩子的妈妈再没有提过不让孩子干活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