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已过半,春节转眼即至,很多人都在做过年回家的准备了。
那么,古人喜欢回家过年吗?
想起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翻到一本名为《烟火古人》的书,里面讲到了这个问题。
按理说,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年全家团圆是应该的。可是很多古人过年却不愿回家。
为啥啊?因为交通是个大问题。想想古代的路,再想想古代出门的方式,要么是走路,要么是骑马(驴、牛)、坐马(驴、牛)车,慢得很。离家近还可以,要是千儿八百的,得走多少天啊。
既然要走很多天,那么更多的问题就来了:路上吃饭住宿是笔很大的开支吧?假期有没有这么多天让你在路上晃悠?你的体格能不能经受住这番晃悠?
所以,古人过年回家的真不是太多,可能比现在过年回家的人的比例还低呢。现在交通多方便啊,航空、铁路、公路多种选择,还可以自驾,自驾可以开小汽车,也可以骑摩托车。
除了交通的便利之外,联络手段的进步也让春节回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古代没有照片,更没有电话,看不见亲人,也听不到亲人的声音,连通个信都很难,比如冬季大雪封路。
所以古人渴望与亲朋见面的心情特别迫切,而现在一个视频通话啥都解决了,声音也听到了,面也见到了,连身体状况如何也能看个大概差不离儿。
还是现代社会好啊,用技术解决了很多难题。但是,要是现在的联系方式能够让情感产生古代沟通不畅时的情感的真挚程度,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