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3045字,预计阅读8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或许很多小伙伴都希望改变自己的现状,但又不知该从哪里开始。
我最近在梳理自己的成长:
从逆熵增共读营第4期季军,到逆熵增行动营第2期冠军。
我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一件事。
那就是:大量阅读。
所以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阅读”这个话题。
00.
阅读缘起
其实从大学时代,我就很喜欢读书了。
只不过当时只是把读书作为消遣,读的更多的是文学类书籍。
2020年之后,读的更多是认知类、脑科学、成长类相关的书。
也是从2020年之后,我开始大量阅读,21年读完50本,22年读完100本。
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方文章链接:
《2021看过的50本书、106部电影:当下永远是最好的时刻》
可以说,我能够有所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大量阅读。
正是因为有了阅读这个习惯,后来我才逐渐培养了早起、写作、记录感恩/成功日记等习惯。
01.
阅读
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以我个人的经验以及浅显的理解,在阅读中确实能够体验到心流。
让人暂时忘却尘世间的诸多烦恼,无牵无挂,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我之前看过一项研究: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团队曾经进行过一项研究。
他们通过监测受验者的心率、肌肉紧张程度,测定精神压力缓解的程度。
试图从诸项测试中,找到最能帮人缓解压力的活动。
研究结果发现:
玩游戏缓解21%;
散步缓解42%;
喝咖啡缓解54%;
听舒缓的音乐缓解61%;
读书可以缓解68%。
读书,能够最有效地帮人缓解压力。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
人只要连续读书6分钟,精神压力就可以缓解2/3。
所以,阅读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下次你觉得压力大时,可以尝试一下阅读。
02.
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去年参加共读营,读了《逆熵增成长之路》这本书。
看完逆熵增者与阅读的故事之后,不由得感叹一句:
阅读真的可以改变人生!
2020年起,逆熵增者开始觉醒。
将之前拿来玩游戏的时间,换成学习、阅读、成长、改变自己。
一年里逆熵增者有1600+小时用于看书、学习和个人成长,平均每天4.5小时。
反观我自己,虽然拥有大把的闲暇时间,但很多时候却陷入了“时间黑洞”。
所谓的“时间黑洞”,就是代指那些在我们无察觉的状况下,吸引我们深陷其中的无意义事件。
它们如同黑洞一样吞噬掉我们大量时间,扭曲了我们对时空的知觉,消耗我们的工作效率。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有时候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什么,一天的时间就这么悄悄地溜走了。
在2020年之前,逆熵增者还是一个每天沉迷游戏8小时的重度网瘾少年。
那是什么让他开始改变的呢?
其实是很简单的一句话:
如何对待你的时间,你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正是时间观念的转变,让他的行为产生了改变。
这么一句简单的话,真实而有千钧之力。
很多时候,真理都是这样简单的表述。
就看你是否愿意相信、并亲身践行了。
很显然,逆熵增者正是相信这句话。
并亲身实践了这句话,才有了后面的快速成长。
到后来,我也开始对这类会被人称作“鸡汤”的话持坚信态度。
并且开始亲身实践这些“鸡汤”,亲自验证它们的正确性。
然后呢?
我的成长与进步也就此产生了:
今天是我早起的第104天;
记录感恩/成功日记的第79天;
日更写作的第95天;
2023阅读学习的第87天;
……
以及还有更多的习惯正在养成中。
很多习惯的养成,其实都只需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观念。
而想要转变观念,就不能只是待在自己的舒适圈。
要打破自己的舒适圈,勇敢地走出去,接收来自外界的声音和信号。
向外看,向他人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那些好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为己所用。
03.
改变自己,其实很简单
一个人如果想要改变,可以从哪些事情开始做起呢?
《逆熵增成长之路》中给出了2点建议:
一是抽时间大量阅读。
什么都别想,就是看书。
短时间内大量阅读,先看完100本。
不要挑挑拣拣,也别管什么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问题。
如果你的脑袋里没有大量的基础知识,质变是很难达到的。
我也是在读完100本书之后,稍微有了一点感觉。
当我读完200本书之后,忽然感觉一切都明朗了一点。
只有前期坚持大量阅读,不断积累自己头脑中的知识,才有可能引发后期的质变。
而读书的数量,是拿时间砸出来的。
不要说你没有时间,其实你有大把的时间被浪费掉了。
不信的话,你可以挑选一天,记录一下自己的时间花销。
这样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多少时间被自己白白浪费掉了。
时间就是你的命,只有意识到时间的珍贵,你才可能会转变观念。
最近我也在执行“100天读33本书”计划,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找我一起!
一群人走得更远!
二是看完一本书就写读后感。
这一点,以前一直是自己的短板。
之前我在读书时,只追求读完的数量。
很多时候,都是读完了就算了,把书随手扔在一边。
虽然经常在阅读过程中会有所思考和感悟。
但是读完一本书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输出。
后来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一直以来都是陷入了只输入不输出的恶性循环。
只做简单、不消耗脑力的阅读行为。
但极少在写作输出层次上进行刻意练习。
我一直都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还一直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读完那么多书,真厉害!
这也是我在不断改进的一点。
23年以来,我不再关注读书的数量,而是更关注读书的收获。
也一直在写作这件事上进行刻意练习,每天坚持输出2000字。
我的写作能力、成长和进步,都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前两天刚拿了【逆熵增行动营】第2期的冠军。
这些都离不开我的阅读、写作积累。
就像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中所说的: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只有紧紧盯着“改变量”这个关键指标,读书才有用。
阅读只是最表层的行为。
最重要的还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改变自己的人生。
04.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我经常看到一些小伙伴喜欢找别人要书单。
这样不是不好,只是那些书不一定适合你。
因为每个人的阅读喜好、认知层次、基础知识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可能一本书对你来说读起来就会比较吃力。
我们在选择一本书的时候,可以主动挑选适合自己的书。
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书?
周岭先生在《关于阅读,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全的》中提到一个“三匹配原则”。
意思就是:选择那些“需求、兴趣、难度”都刚好在你舒适区边缘的书。
如果一本书是你感兴趣的,又能够解决你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同时易读不烧脑,那你读完之后一定会非常愉悦。
同时集齐“需求、兴趣和难度”三个要素,只要它们都在你的舒适区边缘,那这本书对你来说一定是本好书。
只有这样的书,才是最适合当下的自己的书。
弗朗西斯·培根说曾经说: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对待适合自己的书,就可以从头到尾只字不差地去读,你的收获一定也很多。
05.
写在最后
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罗曼·罗兰曾说: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读书,读的是自己,是在其中不断验证心智模式,刷新对世界的认知。
大量阅读,正是让我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并取得成长与进步的不二利器。
大量阅读,也是很多其它习惯养成的基础,比如早起、写作、理财、冥想、运动……
因为,书是绝大部分问题的出口。
你的所有疑问和人生困惑,几乎都可以从书中寻找到对应且高质量的答案。
所以,开始阅读吧。
在阅读中,你会邂逅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祝:
提升心智,成长进步。
• End •
往期文章:
作者简介:
林小西,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2022年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公众号的第 95/100 天。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写作,欢迎添加我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