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朋友跟我说想离婚,聊了很多婚姻里导致这个念头一次次出现的小事。油然感慨,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觉得点滴相处里曾每每不以为意的细节就是那一把把土,慢慢的把爱埋葬。
在我们的聊天中,我开始站在中立的角度去看整件事情,后来我觉察到很多不满都来自“我认为”和“你应该”。后来我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我这位朋友的不满意,似乎每一件小事里的你认为和他认为都不是同频的。朋友认为指出你的缺点是为了你好,为什么即使小心翼翼,十分注意措辞,还特意强调不是指责你,对方还会每次都爆炸,完全听不进去一个字。可能在女生这里指出就是指责,指责就是不满意,不满意就是不爱,必然会炸毛。
听他们的对话似乎就像我和我爱人日常相处,其他人指出我的缺点我可能会理性消化吸收一下,但他就不行,其实最根本还是爱,因为在意,你的评价在他心里产生的影响最大。最初他每次指正我,我都会暴怒。后来试着去调整自己,不是用对抗而是用接受和感谢的方式。其实在内心的最深处我还是很不爽,最大的声音是为什么我这么多优点你从来都不看,只盯着我的缺点,我在你心里就这么一无是处吗?这种感觉真的很丧。有一句话说要想花园里没有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满鲜花。要想让你的爱人更好的办法不是换着法子展示她有多糟糕,而是在她偶尔做的好的时候使劲的赞美她。这种赞美是爱和欣赏,那才让改变有动力和持久。我曾经跟我的爱人沟通过这件事情,明确表达过希望他多去看见我为改变做出的努力,而不是在我不擅长的事情上努力做好时,他轻飘飘的来一句,这个地方还做的不好。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小孩子劳动完等着家长表扬,家长却冷着脸说你怎么做的这么糟糕。
他对我的诉求视而不见,仍然用指责的方式去应对,引起我的消极抵抗。我能理解他的处理方式,可能他一直在复制她母亲的处理方式。婆婆很勤劳,任劳任怨,跟公公争吵了一辈子,每次公公做了什么,她第一时间就会指出哪里做的不好,然后就是一番口舌之争。原生家庭的影响真的根深蒂固,对于他来说,下意识就会去看你的缺点和做的不好之处,做得好那是理所当然,为什么还要称赞。记得我们有一次吵架,他会指出很多我做的不好的细节,我反驳道,那你就都做的好吗?他说,那你说说我哪里做的不好,我竟然半天没接到话。我性格大大咧咧,总喜欢看别人的优点,在我眼里他有很多优点,我也会时常称赞他,没太关注过他的缺点。这一句话让我恨恨的下决心,我也要多挖掘你的缺点。从此我也经常留意他做的不好的地方,作为我吵架的资本。回观一下,我为什么要按照他的节奏走呢,多去看别人的优点是我的优点啊,看到他更多的缺点并没有让我更开心,吵架我赢了也没有让我们更幸福。
前几天去做皮肤护理,小平边给我做护理边聊她的家庭趣事。她说自己特别幸运,遇到有宠老婆基因的一家人。公公宠婆婆,婆婆的家教是女人就是用来宠的,儿子宠老婆。小平说自己嫁过来十几年从来没做过家务,儿子从没管过,自己除了上班在家就负责美美的,刷刷剧。一日三餐婆婆料理的特别好,儿子也是婆婆一手带大,作业全管,水果都是有人切好了才吃,茶有人泡了才喝,不然宁可不吃也不做,从没人攀着她去做事情。
听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羡慕不已,为什么我没有遇到这么开明的婆家,其实我觉得其他人即使遇到了也未见得能有小平这么幸福。首先婆婆喜欢掌控,家里大事小情都做主,小平性子随遇而安,只要不用我干怎么都行,如若遇到同样强势的儿媳,家里难免有一场权力之争,一个爱做主的婆婆遇上懒儿媳才是最佳搭配。婚姻里也是一样,性格里的很多东西后天真的很难改变,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相爱容易,相处难。有人说男女都是圆的半环,合得起来起来才是圆满。那么多半圆,岂是每一对都是严丝合缝,有些在磨合中去取得圆满,有些分开去寻找更适合的另一半,有些为了孩子在不停的摩擦中退回自己的壳里,各守一隅,凑合一生。
透过开解朋友顺便也在开悟自己,反思我的婚姻,马上走过十年,我也一直在对与错,该与不该,你少我多的纠缠中失去了很多自我。跳出自己的执念去观自己的婚姻,释然了很多。找回本真的自己,不纠结于所谓的公平和对错,多给自己画加号,少给对方画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