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喜欢被赞美。
一句受用的赞美也许能让我们回味很久,并由此找到自我肯定的基础。
是的,别人的赞美不仅能让我们心情愉悦,也能让我们提升对自己的评价。
布兰特在他的 “自尊心理学” 一书里提到: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
仔细看看身边真正对自己评价比较高的人,在生活中通常都是乐观且积极向上的,无论他们身处怎样的生活环境,他们总能保持良好的情绪轻松应对,做事不慌不忙,经常会发现其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而这样的人,通常,在童年都被父母认真赞美过。
(1)
朋友娟就是这样一个人,她说,她的妈妈很会赞美她。她从小都被妈妈打扮的漂漂亮亮,在妈妈的眼里她总是最可爱最讨人喜欢的孩子。她小时候痴迷艺术绘画,而不喜欢老老实实学习文化课,她妈妈对此表示高度支持,还经常会夸赞她的绘画作品。
因此,她自信而又目标明确,但这种自信又不那么惹眼。她从不自夸和炫耀,而是谦虚,善解人意,朴实,乐观,从容,喜欢照顾他人。
她说她的妈妈欣赏她身上自带的闪光点,从未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她身上,所以她活得轻松惬意而又潇洒。
她说是父母对她的欣赏和信任,让她从小到大保有一个好的心态,她因此能自信且从容的选择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也能积极面对生活带来的各种挫折。
(2)
当然,也会有一些人,经常自吹自擂,貌似对自己总抱有高度评价,可内心的焦躁不安总是暴露无遗。因为他们总是不满足于现状,能找出许多生活的瑕疵,从任何事任何人身上都能发现缺陷。他们不仅对自己苛责,还对其他人冷眼相看。
因为这样的人,曾经,没有被人认真赞美过。他们从小受到的苛责,让他们学会用相同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别人。
也许他们也曾经受到过老师和父母的赞美,只是这些赞美是有偿的:在满足老师和父母的要求后。
这种争取式的赞美,让他们用尽心力学习如何达成他人的预期,如何讨好别人,如何从他人选择性赞美的背后得到自我肯定。
赞美,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为了追求别人的“赞美“,不惜压抑他们的内在需求,为了从外界获得“尊重”,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因为他们,从孩提时期就没感受到过被完全接纳,只能通过”讨好“来获取安全感,通过“讨好”来认可自己。
(3)
过去,中国的父母,大多对“赞美”都有些苛刻。
“夸奖太多容易让孩子骄傲。”
“要让孩子从小学会谦虚,所以过多的赞美只能让他们膨胀。”
这些都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话语,即使努力考取了一百分,父母和老师都会轻描淡写的说一句:“还不错,但不能骄傲,再接再厉。”
于是,我们也学会了“永不知足”,不停的追求更好,却很难接受失败。
因为一旦失败,不仅得不到赞美,反而会得到更多的批评和指责。
这些,让我们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怀疑自己的能力。
种种的不确信让我们焦虑,但这些焦虑,不得不说,又在推动我们不断 “前行”。
我们带着焦虑奔跑。
其实,这些都应该源于我们没有被认真欣赏,认真赞美过。
是因为我们符合了别人的预期,遵守了别人的要求,我们才能得到些许赞美。
我们真实的自己到底是怎样的,到底是如何闪光的,却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而我们自己也早已丧失发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能力。
(4)
所幸的是,现在的许多年轻父母开始慢慢反思,尝试着应用科学的育儿方式。
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心力花费在孩子的早期成长,他们格外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他们懂得欣赏孩子的本色,他们试着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夸奖孩子,而不是简单的“你真棒”。
他们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让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积极的看待自己。
当孩子能被全然接纳,能被欣赏尊重,他们长大才能更好的追求自己的价值,更好的面对生活,更好的欣赏他人。
所以,请认真赞美你的孩子,请用心欣赏你的孩子!
不要让你的主观控制欲占据你的头脑,不要让你的局限性限制孩子无限的未来!
也许有一天,你会欣喜的发现,你对孩子的赞美,其实就是生活对你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