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好一个“先后”,颇有感。
比如,关于校讯通本是一件好事情,但如果变成了孩子要通过父母才知道作业是哪些,然后再必须通过父母签字之后,再由老师批阅,我觉得这就是属于本末倒置。我家孩子现在五年级了,从一年级开始学校就就在使用校讯通,手机每天收到三五条校讯通短信是家常便饭,不甚烦之,也许我是属于“不负责任”的家长,而有的家长则乐意以这个短信作为每日事务用来辅导或者监督孩子的学习。
我纳闷,到底是谁在读书?谁在做作业?又是应该谁去指出孩子的错误?
情况很简单,不需要高深的判断,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是孩子读书,是孩子应该知道作业和完成作业;老师,作为学业的指导人,当知道孩子学习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态度,特别是错误,从头到尾,关家长什么事情呢?况且,那时候,校讯通居然还要收费,每月10元,对于我如此“小家子气”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一门莫名其妙的开销,遂提出退出校讯通,省点钱;后来,主管部门监管,校讯通免费了,我又找了一个“需要耳根清净“的理由,再次退出了校讯通。有人鼓一下掌么?
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孩子就明白,不要动不动问父母,自己的事情还得靠自己,自己不知道作业,自己想办法;自己没有完成好作业,挨批那也是自己的事儿。谁愿意挨批呢?老师也知道了孩子的本来面目。结果显而易见。
另外一个需要澄清的事情,孩子的成绩不是不关我事,相反,很相关。教育分三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比重我看得很重,至少占70%。(以后有机会详述)我不是不管孩子,只是不管孩子的学习,在学习这一块,老师才是专家。
再比如,读书就三件事,有顺序的三件事,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且不可搞反了。课前不预习,上课时就不知道要专注于哪一块,因为孩子(包括好学生甚至成人)能够保持30-35分钟的专注已经很不错了,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欠债很多啊,课后复习事倍功半。上课只需要1分钟搞定的事情,下课后4分钟也不一定补得回来,况且,谁不想玩?同样的作业,平时做到位的,30分钟就几乎把所有作业做完,没有做到位的,120分钟也不一定做到位,天啦,我想玩啊,玩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再比如,做作业和吃饭的顺序。不要担心孩子饿到,不要让孩子吃了饭再做作业。从生理上去剖析,人和猪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吃了就犯困,困了就想睡,这个时候做作业怎么会效率高呢?科学的依据是什么呢?人的一切身体机能依赖于血液循环产生的能量,吃完饭之后,血液将集中于胃部工作,其他部位(包括脑部)的供血量减少导致能量不足,自然就不可能高效率地完成作业。
儒家讲,爱有次第。人一辈子,谁才是自己最爱的呢?要爱别人,请学会自爱。有爱自己的本事,才有资格去爱别人。如果要给爱的对象排个顺序,爱自己、爱老公(婆)、爱父母、爱孩子、爱朋友,如此而已。别动不动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那只会让爱走样!
而对家长最重要的顺序呢?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挣钱,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不够他败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孩子一年就挣到了!你在哪方面付出,就会在哪方面收获,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孩子优秀了,你留钱做什么?孩子不成器了,你又留钱做什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