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两句诗据说是马一浮的,读了喜欢,常常感触于心。已识乾坤大,已经知道天地运行的规律,人事代谢的残酷,却还保持着青青春草般的活泼生机。生活的磨难任经历过多少,但你的每天都应该青葱可爱的。
(一)
夜读的时候,忽然雨声大了,心里颇不宁静。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使夜长。耳闻寂寥的雨,再加上墙壁中的虫鸣唧唧,难免几分伤感。
寻思起来,中国古典文化对少年时代的自己产生的最大影响不是别的,而是伤感和无奈。兰陵美酒杯莫停的快意是有的,但快意过后却是酒醒何处的涩滞。金戈铁马的豪情是有的,但豪情过后总难免廉颇老也的落寞。 《诗经》中“悲莫悲兮生别离”“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悲伤气质已是抑制不住,就是那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温暖语也隐隐透着悲意。更不说《红楼梦》中恍若隔世的泪水人生的痛感更能深入骨髓。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分明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人难道就能支配的了?偏要说,永远在一起,永远别离开,好像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二)
当然,最使我倾心的还是那不知出处的《古诗十九首》。这些文温以丽意悲而远的句子让少年的我辗转反侧。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犹如红楼梦结尾处的那场大雪,茫茫一片裹挟心头。
有研究者说《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人性的自觉”,这断语贴切。好像是过去的人们一直都没心没肺地存在着,去种去收,去生去死,去婚去嫁,命如野草。至此才忽然恍然大悟,发现了人的真实处境。至此才痛哭一声,开始了对自身的认识与重视,开始真实的痛,放旷的爱。 “人生自应是‘我’之人生,不是附庸礼教,附庸给世俗的人生,人生之乐,也应是‘我’所寻得,‘我’所断定的,又何必受圣人教诲的限定,受旁人议论的认可。”(沈国藩语)
(三)
有时候,生命是让你怅惘而来的。红尘千万丈,有多少事与愿违?俗世两茫茫,有多少伤感无奈? 清人况周颐论词,突出性灵,以为“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其实,这个“万不得已”表达的就是一种无奈感。 风雨江山本是“无情”的存在,偏偏人有情,所以在听风雨览江山之时会触发情感,比如春去秋来时光易逝,自己无能无力,无法释怀;风雨交加江山动荡,万分心忧,无法释怀。这些无法释怀的种种便是万不得已者。
不过,伤感到了极致,就是达观,就是决绝。正因为看透了人生的真相,孤独无解,万不得已常在,才能真正达观而决绝。词家中之伤心人北宋晏几道以小令写爱情,以爱情为寄托,对婉约词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是伤感的,可苏轼的《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更有伤感之大境界 大情怀在。
苏东坡无论在怎样失意的情况下都能保持心情的平和,都能发掘快乐。贬谪黄州也能“长江绕郭知鱼美”、贬谪惠州也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哪怕孑然一身也能搞出东坡肉。他放弃了对生命的无限欲望,随遇而安。
他在既有的境况中获得满足,总能保持生机的活泼。 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伤害他,因为他没有进入任何事情,他随时有抽身而出的能力。这才是生活的艺术化。 所谓生活的艺术化,不是你所处的现实成了诗,而是你的心里永远充盈着一首诗。
(四)
读《庄子》觉千古潇洒的文章是这一段: 市南子拜见鲁侯。鲁侯面有忧色,在经历一番劝导后,市南子说: “少君之费,寡君之欲,虽无粮而乃足。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好一句君自此远矣。
一舟荡尽天涯梦,五湖烟景有谁争。只有“少君之费,寡君之欲” ,把执着放下,才能以无厚游于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 独行客,春衫薄,孑然一身穿过盛世的繁华锦绣,穿过早春的陌上花开,穿过枯黄的人情世故,穿过别人的桃李春风一杯酒,穿过自己的江湖夜雨十年灯。从长安打马到扬州,又从扬州踏水到金陵,来时一个人,去时也一个人。 不过,纵然已识乾坤大,不妨犹怜草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