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是我工作以来的第五个年头,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子,论长也长说短也短。在职场摸爬滚打,路途不尽平顺,曾挑来跳去过,也算是见过各种领导管理人的风格和为人处事的品行。
Christine是我曾经和现在见过的所有主管当中,最奇葩的一个。那么今天,很想充分发挥下双子女八卦的潜能,好好掰一掰Christine主管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事的“风趣”。
Christine是我们大陆办公室的主管,河南人,女性,35-40岁之间,已婚,有一子。Dennis是我们香港办公室的经理,香港人,男性,50-55之间,已婚(香港人很多40-50岁还未婚的很多),有一女。
显然,在部门中,Dennis是我们最大的头头,而Christine则也同我们一样在Dennis的麾下,直接受他管。
一,工作作风
因为公司是外资企业,我们工作的部门分为两处:大陆办公室和香港办公室。同一部门之间,工作上的链接主要依靠电话和电邮的交流方式。那么在中国自古以来的等级观念中,自然我们大陆办公室在工作上的任何大麻烦,下面的人都会报备给Christine,由她代理去和Dennis直接沟通,所以主管和经理之间的沟通最频繁。
每当Chiristine挂断香港Dennis打来的电话时,我们就习惯性地迅速安静下来,因为太了解她接下来要做什么了。果不其然,你看她,刚刚一拍下电话就开始嘴皮子工作了,各种飞机大炮榴弹,如电光石火,飞速从四海八荒袭来:“Dennis真是个没脑子的,蠢货一个,明明是别的部门的问题,偏要打来说我。都是蠢货......”反正怎么听,她都是满腹牢骚,情绪激动,嗓门大得捂住耳朵也没用,而且她的言辞中“都是蠢货”十句会出现八次,好像她的人生字典中最喜爱的就是“都是蠢货”这四个大字。怎么着,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得兜着她的一肚子埋怨的“都是蠢货”的负能量。
时间久了,我慢慢观察得出一个规律:只要是Dennis经理打来的电话,她挂断之后必定要横七竖八地牢骚一番,嘴里频频爆出“都是蠢货”。时间久了,我也在思考:难道每次都是Dennis在搞错事情吗?可经理听说都在这公司干了将近25年了,再笨的人在一个岗位上谋事都快从一而终了,何况还是她的顶头上司,能犯这么多错误,这合逻辑吗?时间久了,我还仔细观察到:每次她发牢骚时,总要找寻目光对接,你不接,她反而越来越来劲,慢慢地这类“蠢货”的负面言语好像无形之中指向了我们。
二,为人谈吐
Christine将近2000年大学本科毕业,整整比我早十多年。想想那个年代很多人还处在温饱年代,她能从家乡小村庄考上大学,学成归来,算是家乡一带的知识分子。
没错,她真算得上是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在平时的交谈中,不管我们在工作中聊什么话题,她都能延伸到自己读过的书上。什么四大名著,四书五经,外国名著小说,经典国内外电影,上到尼采哲学下到当下热潮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她统统都能眉飞色舞地和大家侃天侃地,一气呵成聊个3-4小时毫不费力,若是中途谁打断接话,必被她的“不是啊”,“怎么可能”,“狗屁”等寒风凛凛的语气词接上,吓得大家闭口不言。
时间长了,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学聪明了,凡是当她开启文学说教模式时,我们必定一言不发地默不做声,埋头专注做自己的事,相当于给自己开启了喋喋不休负面情绪屏蔽模式。这样做真的很有效,她再不自知,也知道无听众的空谈真的很无趣,会渐渐意犹未尽地结束自己的吧啦吧啦。
刚进来的时候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佩服Chiristine能信口拈来各种资深文学的外行知识,因为我们的工作不是直接与文学相关,可以说毫不相关。她能在工作之余,因为兴趣爱好,三四十年坚持阅读,博览群书,实在令人佩服。但是后来与她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她的话题是由各种名著文学做头衔,而最后的落脚点往往停留在她自己的一套很俗很负面的观点说辞上。
有时想想,真的很心痛,国内外的文化价值被她消耗过后倾吐出来的东西,竟如此不堪入耳。这样的言论听多了,好几次都快弄得我开始怀疑人生了。不知道是自己思想不正常,还是她的思想太激进?
而且她作为我们的主管,我们对她任何的不解或是不屑,都不能正面让她知道,毕竟这是职场大忌。所以,我们都选择最聪明的方式“自保--- 不言”。
小结:
迷茫之际,我碰巧看过吴淡如的书《乖女孩没糖吃》,她在书中写:“遇到自视清高的人千万别逃走,自视清高的人容易对付得多,当他开讲时,自动关闭耳膜就行,别跟他争得脸红脖子粗,就当这样的人是你的EQ训练器。”
台湾女作家吴淡如说得很有道理,也让我明白了自视清高的人,一直看不到自己的讨厌之处,因为他们眼里永远装的都是别人的不是。
伊心也曾在她的书中写过:“ 成长是一场温柔的修行。不是越来越强硬和尖锐,而是越来越宽宥和平和。年岁渐长,当世事的粗粝与残酷让我们开始拥有一副看似刀枪不入的外壳时,其实,所有的坚硬都源于柔软的内心,源于尊重与善意,源于始终不渝的相信——相信以柔克刚的力量,也相信真挚能够兑换真挚,温情足够匹敌寒冷。 ”
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人,何况像Chiristine这种读书还很多的管理人,怎么能随口带脏字时常倾倒负面垃圾给周围同事呢?文化的价值,仅仅是被用来炫耀谈资的么?读书伴人成长,在阅读的长河中行走越久的人,受到文化熏陶的程度应该越来越深,难道不应该越来越变成平和,宽宥和仁慈的样子吗?如果吸收知识文化,会使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和不理智,那么他所读的每一本书终将成为他暴殄天物的罪证。
到最后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