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老婆跟我说:你有没有发现给你点赞的越来越少了,你发的都看不懂……
在写这篇读后感时,曾一度不想写,甚至想要写本月看的另一本书,却又想起《贝多芬传》里贝多芬日记中记载的一段话:“在我所有的作品中,特别是为键盘乐器写的,仅有一些三重奏、独奏和协奏曲是我随心所欲创作的,是为了我自己使用而做的。”
为自己。
同时,如果可以,甚至只是对一个人或有所帮助、或引起思考、或产生共鸣,我想,对我也算是一种额外的收获。
就像经济学上的内部性和外部性的概念,贝多芬那些“为了我自己使用而做的”作品成了贝多芬之所以是贝多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工作中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这不是我的工作……这事我不负责啊……凭什么……
现在工作似乎已对职责的划分越来越清晰,每人都像工作流水线中的一环。环环之间不相往来,不知其所为,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真希望普及的再慢一些……
记得有一个好似讲述沃尔玛的小故事:一天一个顾客去找沃尔玛的经理嚷着要退货,说他们卖的产品实在太差。经理拿到货品仔细查看后,真诚道歉并退回顾客所要求的退款。顾客走后,工作人员说:“可是经理,我们店里并不销售此款产品啊!”
功不唐捐,功业是不会白白地被捐掉的,你所付出的一切,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用一种你不一定能理解的方式,返回到你身上。在这期间,你所能做的就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确定目标,明确方向,积极的探索、尝试和坚持!
——贝多芬用细弱的声音道:“可惜,可惜,太迟了!”接着就什么也不说。晚上,他陷入昏迷,直至3月26日死亡,他再也没醒过来。——这一年是1827年,今天是贝多芬逝世19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