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每个小时都要醒来闹,是不是没吃饱?“
“我儿子一天拉7、8次,是不是吃太多了?“
“我儿子每次吃空一边的奶,另一边还没吃就睡了,他够不够饱啊?“
表姐自从二胎出来,隔三差五就给我提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都二胎了,不是照猪养么?咋还那么焦虑啊你?”我笑表姐。
她:“其实我也知道不管养猪还是养人都是会长大,但问题是老人家总觉得我奶水不够,总怕饿坏了孙子。逼我吃一大堆油腻的东西,还想给孙子喂辅食,我的天,这可还没满月啊!他们这样,我哪能不受影响?“
有多少妈妈是被贴上“奶不够”的标签之后,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母乳足够了呢?
其实母乳够不够,很多人会凭借经验主意来判断,但会进入以下几种误区:
一、 用手指点宝宝脸颊,如果他跟着找手指就饿了?
其实宝宝找手指,一种情况是饿了,另一种情况还可能是焦虑不安,需要通过吸吮来安抚自己。
二、 宝宝吃奶时间比较长,是因为总是吃不够?
宝宝吃奶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够听到他喉咙发出规律的较为急促的吞咽声,这是正儿八经地在吃奶;另一种是不怎么使劲地,动动嘴巴,但不怎么吞咽,这是他吃饱了,但还在留恋吸吮母乳的安全感。
三、 宝宝吃奶频繁,是因为没吃饱?
吃奶的频率是没有标准的,宝宝到了猛涨期频率会特别频繁,同时这个阶段的宝宝也会表现地非常烦躁,于是也会加大吃奶频率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寻求安抚。
所以,凭以上几点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和母乳不足有关系的表现来判断宝宝有没有吃饱,是不靠谱的。
真正的判断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 观察排便排尿情况。
主要是看宝宝排便的次数来判断。刚出生一周以内的宝宝排便和排尿点次数是逐渐增加的。一周以上到一个月内就基本上稳定在24小时内有6-8次小便,4次左右大便。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100天左右,由于肠胃功能的成熟,会出现攒肚的现象,大便会明显减少,有的三四天排便一次都是正常的。
二、喂奶时乳房感觉。
一般在喂奶前后,妈妈能明显感觉到乳房排空变软的感觉。在喂奶过程中,当出现奶阵的时候,宝宝能连续的吞奶几分钟。
如果宝宝吃奶过程中,一直都是吸半天才吞一下,则有可能是妈妈奶水不足。
也有很多妈妈由于乳腺不通畅也会出现宝宝吸奶困难,在喂奶前可以对乳房做热敷和按摩,宝宝吸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三、宝宝体重增长情况。
新生儿刚出生三到四天左右,会出现生理性的体重降低,一般不会超过出生体重的7%。大概10天到半个月左右,体重才会恢复到出生时重量。能够恢复这个重量则代表营养补给充足。
在出生后的头3个月,每周会增加体重180-200克,4-6个月每周能增加体重150-180克,7-9个月时每周增加体重90-120克,10-12个月时每周增加体重60-90克。这里有个简单的婴儿计算体重公式:
0-6个月的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kg
7-12个月的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kg
以上三点是科学判断宝宝母乳是否充足的方法。找对正确的对症办法,才不会自己自我怀疑,乱了阵脚。
当然,如果母乳不足也不要过度焦虑,因为影响母乳的综合因素有均衡营养,良好情绪、充足的睡眠等。
母乳喂养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一方面需要妈妈对母乳喂养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需要与不利于母乳喂养的环境斗智斗勇。
愿每位母乳妈妈都被信任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