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般存在的河北省衡水中学又火了。不是因为遥遥领先的北大清华高考录取率,不是因为开放日数以万计的参观者,而是因为一只小小的吊瓶。
连续4天高烧不退的10岁女孩,被父亲一边举着吊瓶感受衡水中学的氛围,一边面对摄像头现场励志:大点声,一定要考上!
-1-
荣登热搜的这瓶吊针,起到了“催化剂”和“清醒剂”的作用。
催化的是我们对教育的关注,对父母情感的期待,对弱势儿童的保护和人所共有的“恻隐之心”。清醒的是大家瞬间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尽管对女孩父亲存在批评、理解和中立等不同态度,但倾向是一致的:孩子更需要关怀和爱;没有身体,考满分进名校又怎样;开放日可以下次,给孩子的爱却不能补过,等等。
一只吊瓶的作用下,旁观者的视角下,这样的判断显得理所当然。那么,下面这些情景呢?
临近高考,家长不敢大声讲话,停止一切正常活动,孩子情绪稍有起伏,名次稍有下滑,家里草木皆兵,家长紧张到睡眠障碍;
替孩子选择幼儿园,看了一所又一所,抉择不定,最终相信“贵的是好的”,上的课更多,活动更多,孩子更优秀;
别人家的孩子整日不停歇,一个培训接一个培训,你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疯狂妈妈”又多了一名新成员;
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不确定是否有效,但坚信“再穷不能穷孩子”,不能因为“别人有他没有”而冒落后的风险;
你不担心自己的未来,却总忧心孩子的未来。
这样的教育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劝别人“路不止一条”“机会不止一次”的同时,也需要反观自我:我是否已经高烧不退,患上了教育焦虑症?
-2-
教育焦虑是隐秘的,可以传染的。它可能乔装打扮而来,以爱包裹,以成功镀金,以激励前行,以参与的名义登堂入室,甚至化身成一句句俗语,在越来越多的家庭生根发芽。
名言云: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来自英国教育学家培根,却逐渐成为一个被误解的思想。置换的逻辑大致是:要改变命运,就要获得知识;要获得知识,就要上学;要更好得获得知识,就要上“好学”。“好学”毕竟有限,于是,一个个家庭便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好学”争夺之战。不管好在哪,只追随升学大军而去。
常言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被时代放大的口号,既让起跑线一次次迭代,也让输赢伴随终身。有输赢就有比较,而比较是往往自卑的根源。你以为别人家的孩子是激励,却无视你家孩子可能因此产生的敌意、自卑和压力。
实话说:成年人藉由养育孩子长大成人。这是一个容易藏匿的心理秘密。成年人不等于父母,社会为成年人划定了整齐的年龄界限,却在父母经验、父母资格的判定上无从谈起。成年人的成熟度可谓参差不齐,因成熟度不够,指导人生的经验欠缺,父母身份所带来的焦虑不可避免。
-3-
作为家长,怎样做,才不被教育焦虑所奴役?
向内寻求教育的初心。
初心要往前寻到哪呢?比较出结果,在死亡面前,你毫不犹豫选择生命,舍弃其他的一切,成绩、名誉、金钱和地位。孩子降生那刻,你感激上苍的应该只是生命的赐予,孩子是天使一般的存在。而后呢?那初心的船开始在茫茫人海中飘零,忘了生命最初的锚。《严华经》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教育是以人为本位的科学,思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不是某句口号,不是某种追求,也不是某些置换。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个体生命,旨在激发生命对美好事物的欲求,意在培养更幸福的生活者。只要着眼点在人,在美好,教育就不会脱离轨道,滑向欲望、压力、憎恶、矛盾的深渊,教育就能永远停靠在生命最初的锚。
做自己家庭的心理咨询师。
我的家庭教育究竟是要跟别人一样,还是跟别人不一样呢?凡是走因果,走条件,你和你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关系,需要什么样的爱,只能向你的内心去找,而不能永远将眼睛看向别的家庭。
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态,可以向外界伸入橄榄枝,但绝不是让度家庭教育的责任,放弃家庭教育的阵地,沉溺于对好老师、好学校、好产品、好资源的争夺。
你只管爱,只管用心构建适合你们的家庭教育生态。在这样的生态里,家人和谐共处,彼此宽容,彼此倾听,彼此尊重,孩子可以自然地玩、自然地笑、自然地哭、自然地行动、自然地爱。
看到教育的点、线、面。如果将教育问题看成一个个的点,看不到线,那每一个点就是一个“迷”,一个压力源。如果只看到孩子教育链接未来的单线,那这条线就成为“独木桥”式的险境。只有看向孩子教育的面,透过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来解读人生的面,教育才是开放的,才是充满希望的。
今年4月29日国内上映的电影《何以为家》,以纪录片的形式,真实讲述一个12岁男孩对父母的控诉: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却不好好抚养我?以控诉为线索,讲述一个孩子不可思议的经历。电影最后给出希望:愿每个勇敢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一个译名,叫“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加利利海附近一域,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
如果有奇迹的事情发生,那一定是,我们终于明白:高烧不退的,不是10岁的女孩,而是以爱的名义,举着瓶子奔跑在人间的你们,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