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减安保、简陋的奥运村、赛前才建设完成的场馆,让里约奥运会成为史上最烂的奥运会。可巴西终究在缺金少银的情况下把奥运会办了起来。然而,举办一届奥运会需要大批的专职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其中,志愿者主要由大学生组成,奥运会结束以后他们可以回学校读书。可是,全职的工作人员呢?他们何去何从?
去向一:当公务员
为了解决北京奥运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政府真是身先士卒。
2008年10月16日,北京市举行了一场特别公务员选拔考试,提供100个公务员职位,专门针对这批奥组委“下岗职工”。当时有600人参考,录取比例1:6。想想如今国考如百万大军过独木桥的盛况,这样的录取比例已经相当厚道了。
去向二:进国企
100个公务员岗位相对1000多失业者而言,毕竟还是杯水车薪。但奥组委还与中移动、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电网这样的巨型国企们签了协议。
一场针对1500名奥运会工作人员的招聘会上,国企们提供了1753个岗位。录取比例1:1.17,这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上同样难以想象。
不过,1753个岗位落实得怎么样呢?
据了解,虽然国企们提供了足够的岗位,但仍然有部分“奥运下岗员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没能进入到国企工作。
原因有很多,比如:试用期结束,发现你不胜任工作。
去向三:别的“组委会”
奥组委解散了,可别的组委会需要人。所以像广州亚组委、第九届大运会组委、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组委等也成为了不少人的新选择。
这样的解决方式,合理吗?
今天,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政府不可能利用体制去协调奥组委员工再就业。让员工自主选择就业,使用市场手段解决问题。
一个擅长英语的奥组委翻译,不见得擅长石油勘探。
企业们需要的是能够胜任岗位需求的人才,而不是一群无法形成战斗力的东郭先生。而个人能力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得以发挥,对他来说也是浪费青春。
赛后自主择业,是不是中国首创呢?
早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就已经在采取这样的方式解决就业。
奥组委以公司的形式组建,政府只给予市政方面的支持,工作结束后,“CEO都失业”。
简单来讲,如果说我国的1990亚运会,政府对员工负责到底,是用一种政治社会的模式;那么奥运会就已经开始有很大的部分是公民社会的模式。
然而,不论如何,总有一部分“奥运下岗员工”找不着工作,他们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