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魚是魚,你就是你......
“童真与诗意相遇”
Fish is Fish《鱼就是鱼》,绘本大师Leo Lionni作品。讓孩子看到,你就是你,最好的风景其实就在身边,懂得珍惜身边的美好与精彩。池塘里有条小鱼和一只蝌蚪,他们形影不离。慢慢地蝌蚪变成青蛙,并且离开池塘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跟鱼讲述自己新奇的见闻,鱼也开始憧憬外面的世界。有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爬上岸…
李欧·李奥尼,儿童文学作家、画家。尽管开始创作绘本时已49岁,却开创了绘本新时代,他笔下的故事生动有趣又富含哲理,被誉为“二十世纪伊索”。四次获凯迪克大奖。
森林边有个水塘,有条小鲤鱼和一只小蝌蚪。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一天早上,小蝌蚪发现自己一夜间长出两条小腿。“快看快看,我是青蛙了。”他向小鲤鱼炫耀自己的腿。“胡说,你怎么可能变成青蛙呢,昨晚你还象我一样,是条小鱼呢!”她说。他们争论不休,最后小蝌蚪说:“青蛙是青蛙,鱼是鱼,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接下来几周,小蝌蚪慢慢长出两个小前腿,尾巴也越来越小。最后,蝌蚪真变成一只青蛙。他爬出水面,到了长满青草的岸上。一天水花四溅水草摇摆,青蛙兴高采烈跳回池塘。“你去过什么地方?”鲤鱼兴奋地问。“我四处跑,去了很多想去的地方。我看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看到什么了?”鲤鱼问。“鸟,”青蛙神秘地说。“有鸟!”他告诉她,鸟有两个翅膀,有两条腿,而用有很多颜色。
青蛙讲鸟飞的时候,鲤鱼满脑子是着长满羽毛的鱼。“还有呢?”鲤鱼迫不及待地问。“牛,还有牛!”“他们有四条腿,有角,吃草的,还有个装了牛奶的粉红的袋子。”“还有人!有男人女人,孩子!”青蛙不停说着直到晚上。但鲤鱼脑子里满是光亮色彩,很多不可思义的事。她兴奋地睡不着。哈,如果自己也能象青蛙一样跳出池塘,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就好了。
那天以后,青蛙又离去了,鲤鱼每天都在那儿想着能飞的鸟、吃草的牛,还有那些离奇动物--那些衣着盛装被他朋友称为人的动物。一天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用力一摆尾巴,跳到岸上。躺在又干又热的草地上不停喘着气,不能呼吸不能动弹。“救命!”她奄奄一息地发出微弱呼救声。幸好,正在附近捉蝴蝶的青蛙看见了她,青蛙用尽全身力气,把她推进了池塘。
已晕过去的鲤鱼立刻浮上来。深深吸了口水,让凉凉的水从鳃边流过。现在,她又感觉和以前一样身轻如燕,尾巴轻轻一摆,就能进退自如了。阳光穿过森林照着池塘,柠檬色点点波光在水面晃动着。这个世界,才是最美的世界。她笑着对坐在莲叶上的青蛙朋友说:“你是对的,鱼就是鱼。”
藍色的水面,綠色的荷葉,粉色的荷花,彩色的水草,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兩個小夥伴的對話也充滿了童趣,一個是小魚,一個是小蝌蚪,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突然變身了,小魚有些困惑,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們爭論起來,互不相讓,到底是魚還是青蛙呢?水陸兩棲的蝌蚪~青蛙,讓小夥伴羨慕嫉妒恨。他到底是誰呢?變身成功的小青蛙跳出水面,去外面的世界歷險了。他回來後,給小魚講述了各種奇聞異事,飛翔的小鳥,哞哞叫的奶牛還有奇裝異服的人類...這些都是水世界裡沒有的。
小魚跟著小青蛙的侃侃而談興奮著,激動著,好奇著,向往著。她知道他是誰了,可她有些迷惑,自己又是誰呢?她知道小青蛙可以游泳,也可以去陸地活動。那她自己可以不呢?她也想試試,想跳出水面,親眼看看外面那個神奇的世界。於是她鼓起勇氣,奮力一躍,越過龍門,她看到了什麼呢?啥也沒看到,因為她窒息了,她離開了水無法呼吸。她害怕了 ,恐慌無助,她需要幫助!她開始呼救,所幸小青蛙在附近趕過來,幫她回到了水中。
回到了熟悉的水中,她又可以自由呼吸,行動自在了。自己嘗試過,她才知道,什麼環境更適合自己,在哪裡她可以更順暢地呼吸,更自由地遊走。於是,她明白了,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魚就是魚,她可以在自己的空間穿梭,享受自己的樂趣,也可以和朋友交流不同經歷。她需要接受自己身體和異性的局限,把自己的所長發揮到最大值。她明白了自己是誰,體會著魚之樂。
我們的孩子也會經歷這樣的過程,媽媽們會擔心孩子還不會坐,不會爬,走路晚,開口晚,太內向或者太外向怎麼辦?孩子們總是天真爛漫,不知爹媽的憂心忡忡,只是充分享受著自己每個年齡段的快樂。其實,爸媽們可以少少放輕鬆,深呼吸,只要退後一些,耐心觀察孩子,陪伴保護就行了。慢慢的,你會發現孩子有自己發展的節奏,需要去尊重,去鼓勵,去容納。
走路早的孩子可能說話晚些。能說會道的孩子,可能跑起來慢些。至於內向外向,就更沒有絕對好壞的劃分了,各有利弊。內向的孩子敏感細膩,善於思考,心思縝密。外向的孩子思維活躍活潑活動。熟人面前內向的人也會侃侃而談,陌生場合外向的人也可能緊張沉默。試著去接受我們自己本來得樣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會讓我們對孩子多些包容和理解。世事無常,變化萬千,在一個過度自戀,躁狂浮華的世界,我們更需要培養孩子認識自己的能力,知道我是誰,堅守自己,少些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媚俗浮誇。
汪汪如前傾之波,擾之不濁,澄之不清。但願,我們都能逐漸靠近這個境界,過得自在清澈,淡然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