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时候,我在深圳南山区的一座图书馆里,看到了这本纸质书,翻看了几页,那时没有太多感觉,而且也被它篇幅太长给吓退了,纸质的总计六本吧,每本都很厚,而我那时在深圳的时间实在不多,只是一个暑假,于是这本书就被搁浅了。
想念在深圳的那段时光,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很勇敢,很无畏,也很天真,不经世事。可是那段时光,让我此生实在难忘:一个人买了火车票去深圳,在火车上才告知父母。在火车上遇到了检票员,让我补票,因为当时放暑假的时候已经没有全程到深圳的票了,当我拿出学生证的时候,检票员询问了几句就走了,没有让我补票,估计是看着我这么一个小姑娘吧。到了深圳火车站,有小时候的玩伴来接我,去找工作,遇到了面试的老大,明明知道我是暑假工,还是选择留下了我,然后对我很是照顾,当然,这是我要走的时候老大亲口告诉我的。遇到的同事,对我和善亲切,以至于读大三的时候,还有人记得我,说这个小姑娘什么时候再来深圳玩。
可是,没有可是,毕业后我选择了上海。到现在,在上海呆了一年半,我才知道人越成长,人生每做的一个选择都越来越重要,对人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可能因为你一个小小的选择,就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甚至是耗费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光。
一个人在上海的一年半,经历了很多:依旧勇敢,依旧坚持。没有了学生这层标签的保护,会经历挫折,会经历痛苦,会经历绝望,可是人生还是得继续。会吃亏可是也会学到很多现实道理。
我想念深圳的时光,深圳的人,我的亲人朋友都在深圳,而在上海,我只有自己。可我选择来上海,只是因为想看一看这个世界,很纯粹的一个想法,也付出了行动,然后岁月告诉我的重要的是我在上海的这段时光该如何去度过,至少不应该留有遗憾和悔恨。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大明王朝的起起落落,交替往复。
王朝如此,四季轮回如此,我想,人生也应当如此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来之则安之,认真的过好每一天,时间之旅滚滚向前,该有的答案到了时候自然就会知道。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想,是的,然而远非如此。
读史,能够让你思想更加的深邃。读史,能够让你的思想更加的成熟和宽厚。读史,能够让你对人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开国皇帝朱重八,把与他一起并肩作战打天下的人最后都铲除了,是如此的狠绝,可是想到他这样做的动机,为了自己的儿孙能够更好的管理大明江山,不受人威胁。把自己的家族稍微有点裙带关系的都保障其生活优渥,又何尝不是一种爱和保护。世间唯一造反成功的朱棣,他虽是通过反自己的侄子允炆而当上的皇帝,作为一位叔叔,他是做错了,可他作为一位皇帝,他骁勇善战,身先士卒,为巩固大明,为扫平北元,他以一人之坚持反对众人的阻拦,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又是何等的有魄力和战略眼光。后来的北元,努尔哈赤,皇太极都因首都在北京,而无法轻易的进入关内,为大明江山两百多年的历史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允炆,他是善良的,可是作为皇帝,他是不合格的。人善良真的是很好的一种品质,可是作为一个皇帝,光有善良是不够的,否则只会受其所困,我到宁愿相信,允炆在叔叔夺权失踪后,并没有死,然后在世间的某一个地方,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也不恨叔叔朱棣夺权,也愿意放下所有,看着叔叔朱棣是如何的守护大明江山,让大明如何一步一步的变得越来越强,走向盛世,走向世界。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又何尝不是一次优秀的外交,所到之处,皆显我大明友好,强大。大明帝国在叔叔的手里变得强大,允炆作为大明的一员,应该也是感到欣慰的吧,这种感情应该超越了叔侄之间的个人情感。
明朝维持了276的生命周期,从无到有,由盛入衰,期间的内阁,东厂,东林党,阉党,倭寇,伴随着出现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严嵩,徐阶,夏言,张居正,高拱,戚继光,魏忠贤等等等等,这些人真的无法从其个人的范畴去评价。我看到的都是人性,鲜活而现实。震撼而残酷。
严嵩残害忠良,但对老婆很好,徐阶为斗倒严嵩,隐忍谨慎几十年。张居正为国鞠躬尽瘁,辅导皇帝数十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最后却落得一个死后抄家的下场,何其悲凉。戚继光为抗倭训练出了戚家军,以一敌百,连连大捷。
看一部史,看人生,然后学会用更加成熟的思想和多纬度的思维去看待一个人和社会,对这个社会保持一定的敬畏,对生命的珍惜,对人生无常的坦然和从容。
读史为鉴,我们又何尝不是未来的史呢?世界在变,变朝代,变制度,变风俗,变思想,可有些东西一直都未曾变过,例如人性,例如天道。
自己读这本书,本是囫囵吞枣,还妄发见解,确实不该。
但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当时明月,以一种让人容易读懂的写作手法来解读明朝历史,于历史人生悲凉中还用乐观的心态和语言去描述一些事情,让人忍俊不禁。
谢谢这本书,让我对人性有更好的理解,依旧崇尚世间的美好,却也要敢于面对人生中不美好的现实,不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知世间美好的珍贵,而愈加的去珍惜。知世事艰难,也信天道轮回,自有因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努力过好没有重来的一生,遇世间艰难,世俗难免,也愿内心无悔从容。
2018.7.15小铁于上海笔